答女弟子书: 弟子在上,请受师傅一“惑”
(2012-07-13 23:55:22)
标签:
答女弟子书弟子在上受师傅一“惑”教育 |
答女弟子书:
——弟子:
你讲得很好,我喜欢。我之所以发给你此类文字资料,最大目的是让你从不同侧面扩展对女权主义、妇女权益保护的理解,本身也是一种启发、引导。
提出观点,不在乎“正确”与否,关键是能论证该观点。况且,“正确”都是相对的,不必然涉及价值判断。
对于高知女性成为家庭主妇的问题,不只是我国有,西方发达国家早有了,而且争论了几十年,未有定论,也不会有唯一的定论。因为,这又是一个广阔的社会学话题。
从两个星期前你来我这里到现在,可以说你已经真正接触女权主义、妇女权益保护问题两周了。估计再有两周,可能在你的人生学术生涯中,就不会抹去“女权主义、妇女权益保护问题”的记忆了。呵呵。
在文字资料中我也表露:“悲凉者有二:第一,我罄尽心血教育培养我的女儿,指导优秀的女研究生们,难道就是为了她们成为贤妻良母式的全职太太?优秀女性成全职太太,对社会是否是一种奢侈和浪费?第二,这种现实是否在逼迫我以后只带男研究生?”这是我的心里话。在我的心里,我教育女儿、指导研究生(我有时有意无意地把女儿和男女学生都看作我的孩子了),我真的不希望他们中的她们在饱读诗书、成为一定的专才之后,却回归家庭,对社会做不出应有的更大的贡献。每当这种情绪来后,我便想起东汉的大学问家蔡邕的女儿蔡文姬——
老师的家族是有名望的延续200多年的河南省南阳——氏家族,历来看重教育,我不会重男轻女、也不会重女轻男。不分男女,有教无类。这些年涉及女权主义这些命题时,总在思考男女平等、男女有教无类是否有一天能成为现实——实然而非应然?而且,当国家需要我与我的同行伙伴们对男女平等、有教无类、就业无类提出长远性战略规划建议时,才知道这个命题太重要、太难办了。
师者,可以不传道、不受业、不解惑,但要提出“惑”。我信然也。
拉拉杂杂这么多。弟子在上,请受师傅一“惑”。呵呵。
附录一:女弟子书
——老师您好:
看了您发的湖南省1988年文科状元成全职太太的文字材料,有些个人看法记录于下文,请指正。
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析首先是看优秀的高知女性成为家庭主妇的原因。
从社会因素方面而言,这是中国社会的历史遗留问题,“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延续太久,甚至现在很多人还对女博士抱有歧视看法,认为女性就应该相夫教子而不是在社会上打拼。当然,这样的社会性看法之下,男性承担了更多的生活压力,在婚姻中买车买房的物质压力基本都是推向了男方,女性由此获益很多,但是同样的,女性在求职、升迁等方面的机会亦少了很多。这必然是女性和女性权利倡导者的悲哀,女性在社会的定位中仍然位于附庸的地位。但值得高兴的是,现在的社会趋势是越来越走向开放的。比起刚开始提出女权主义的民国初年的状况,现在的女性除了面对高危等特殊行业,在择业、就业等方面的限制几乎已经不存在了,至少在规则上来说是不存在了;而升职、竞争等方面,至少是达到了机会平等,虽然实质上的结果不太乐观,但是机会平等也是公平正义的一大理论前提。且在当今中国的社会现状中,赡养老人的压力和抚养孩子的消费越来越严重导致了更多的普通家庭需要夫妻双方一起承担家庭开支,这也从实质上提高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可以想见的是,在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之后,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会随着经济地位的上涨而越来越重要的。
其次就是高知女性成为家庭主妇是否是社会趋势的问题。个人认为,这个概率应该是下降的。如上所述,经济压力的增大让更多的女性选择了与配偶共同承担家庭压力,70年代末80年代出生的很多夫妻都需要四个老人一个孩子,且物价成本一直在涨,这让能当全职太太的女性越来越成为少数。高等教育除了给与一本学位证书以外,更多的应该给与女性思考人生的智慧。高学历的女性在择偶时更有优势选择能使自己成为全职太太的配偶,但是高离婚率和经济风险都是很大的问题,故而,有勇气选择当全职太太的女性应该是越来越少的,经济现实应该让更多的女性选择用学识换工资。
最后是看是否有必要放弃女性的教育问题。如老师所述,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必然能更好的承担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是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最消极的优点了。更积极的优点有,可以扩展学科眼界,增加学科包容性等等,当然这些都是虚的。女性的竞争力并不比男性差,这个应该是整个社会都承认的。有的人获得高等教育后选择了结婚生子、退出职场,但这并不是全部。让更多的女性获得高等教育,则可以让更多的女性在职场上具有维护自己权利的本钱和基础。个人认为,湖南这个案例所凸显的问题和现今中国的高等教育所需的费用有关。按重庆的一般标准,本科生的学费一般在每年7000元左右,而一个研究生或博士生的国家补贴根本无法支付高额的学费甚至不够日常花费,则培养学士、硕士或博士的压力是完全由每个家庭自己承担的。可以想象,一个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是很难供养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而家庭条件优越的女性则更容易倾向于选择竞争力小的职业。这也是个矛盾。当然这个观点有点片面,只是小部分的现状。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教育成本和工作所得在很大程度上不太对等,促使了社会风气的恶化,当大学无法改变命运的时候,有些人就选择了依附他人的生活方式,来浪费社会的教育资源。
故而,我认为女性应该而且必须接受高等教育,否则就将是对女性权利最大的侵犯。
观点有些片面,请老师批评。可能有些想法比较幼稚,但是我想您找我来干活应该就是想多听听不同观点的,所以我就随意抛砖了。请见谅。
附录二:
你如何看待文科状元成全职太太?
据新华网报道《湖南24名“高考状元”现状揭秘: 1988年的湖南文科状元已成全职太太。
这个消息虽然使我感到悲凉,但是它是客观事实,无情而残酷。再次印证了男女在社会竞争、社会生存中生而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悲凉者有二:
第一,我罄尽心血教育培养我的女儿,指导优秀的女研究生们,难道就是为了她们成为贤妻良母式的全职太太?优秀女性成全职太太,对社会是否是一种奢侈和浪费?
第二,这种现实是否在逼迫我以后只带男研究生?
对此,我需要好好思量。
你如何看待优秀女性成全职太太?我想听听各位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