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如歌——清浊分明 气势雄浑

(2012-05-07 01:46:57)
标签:

重庆

沧浪歌

渔父

清浊之间

文化

       

重庆如歌——清浊分明 气势雄浑

 

重庆社会科学院   丁新正

            重庆如歌——清浊分明 <wbr>气势雄浑
   

    重庆,两江汇合,清浊争流。朝天门是面朝天子迎接圣旨的地方,现在是俯瞰两江宏伟气势之所,特别是在夏秋时节,江水暴张,嘉陵江与长江在此汇合,形成清浊争流景象。朝天门是中、外游人观赏两江环抱重庆半岛,山水相映、百舸争流的好地方。朝天门为重庆古城沿江九门之一,位于重庆半岛的东南尖端,低水位沙嘴海拔为160米,是市区最低海拔处。长江的九大主要支流之一的嘉陵江在此与长江汇流,一泻数千里注入东海。

    朝天门,襟带两江,壁垒三面,气势雄壮。石壁上,藤萝垂青,黄角树穿岩抱石,绿茵融融。崖边古亭,飞阁临江。两排石阶,比肩而降,至抵下水。据说无论江水怎样枯竭,石级而下,无有穷尽,可通神秘的金竹宫。每值初夏仲秋,嘉陵江水清绿,长江水黄浊,两水相交朝天门,撕咬翻卷,流急涡旋,向称“夹马水”,似如野马奔腾。一清一浊,相映成趣,使人想起《沧浪歌》,想起《渔父歌》。  

    根据考证,沧浪歌早在春秋时期已经传唱,孔子孟子都提到它了。孟子曰:“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在楚地流传久远的《孺子歌》不是屈原首创,也不是“渔父”首创。司马迁《史记》中《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沧浪歌: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沧浪歌》并不单单是“劝人出世避祸,独善其身”的,而是强调人不仅要刚直进取,也要有豁达的心胸。

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而沧浪歌却说:“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说白者自白是不会被玷污的,(屈原)你没必要以死来表示自己的清白高洁,(既然你无力改变“举世皆浊”的世态)你应该豁然地面对这种世态。

而沧浪歌的前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则很明显是劝人积极进取的,“水清”是喻治世,而“濯我缨”,缨指代帽子,古代男子的帽子是地位的象征,所以“濯我缨”当然就是比喻做官了。“沧浪歌”正确解读应该是“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语出《汉书新注》)”这也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说法。

 

附:《渔父》

屈原

 

屈原既放,

游于江潭,

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而至于斯?

 

屈原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渔父曰:

圣人不凝滞于物,

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

何不沽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

何不哺其糠而啜其

何故深思高举,

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

吾闻之,

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

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

而去,

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遂去,

不复与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