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科生称月收入千元,没脸回家,你怎么看?

(2010-01-14 22:54:45)
标签:

杂谈

本科生称月收入千元,没脸回家,你怎么看?

作者:cmmb002

最近刚买了套房子,在张罗着春节后装修的事情,由于天气比较冷,就先在网上查了一些比较有名气、口碑较好的家居建材品牌的信息,便开车带着老婆往附近的建材超市去了。刚从卖场涂料区里的3A漆专卖店出来,正跟LP讨论给未来的宝宝装修儿童房时就用里面的那款“爱宝贝”纯环保墙面漆时,就收到了家那边侄子的短信。

这小伙子今年刚毕业,四川那边一所大学,原计划到我公司里来,后来我让他先在当地锻炼一下,培养一下职业兴趣,再看情况。短信的大意是今年工作不顺心,工资太低,过年都不好意思回家,没钱买礼物,最后是要借点钱,并说明年想到我公司上班。

这真巧了,这两天正好有个《大学应届生发帖忏悔:月入仅千元没脸回家过年》的消息非常火,不仅报道的媒体多,而且参与评论的也不少,一些网站还推荐成了头条。看来大学应届生的工资低确实还是一个普遍的情况。发帖的那位大学生不寂寞,至少我这个侄子就“同是天涯沦落人”。

其实个人认为这件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普遍是正常的,如果不普遍还反常了。想我们刚毕业的那时候,绝大多数同学的工资也不高,也就一、二千,有极少部分出自名校的学生能拿到3、4000的工资。不过有的毕业生机遇比较好,或者说社会适应能力很强,能够在三、五个月左右就能获得加薪机会。想当初,我毕业时工资也就1000多,三个月后就到了2000多,年底时则已经是3000了。但是由于租房与生活费用,到过年回家时,身上还是没有钱,不得已跟老板友好协商,从公司透支了下一个月的工资,才得以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地“荣”归故里,给了父母1000,给了一些穷亲戚几百,然后就只剩下路费了。反正毕业一、二年那时候的经历,都是甘苦自知。

这是相对好一些的情况,也有一些毕业生可能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加薪,以我的同龄人和身边的朋友来看,一些人能够在2年内混到年薪10万,甚至更高,达到30万,也有一些朋友到现在为止还只有月薪4、5000,都是三十一、二的人了。

这其中的原因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人之间的差别为什么就这么大呢。要知道99.9%的毕业生是逃避不了刚毕业只能拿低工资的命运,这几年应届生的薪酬都是逐年在下降,比如2008年一些地方的高校毕业生平均工资在1500-1800元,2009年则仅有1200-1500元。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大多数应届生的工资都在1500左右徘徊,月薪1200的工资也有大学生抢着干。唯一改变的机会就在上岗工作后了,必须能迅速创造和抓住加薪机会,尤其是要塑造自己某方面的专业技能或者管理能力。当然还要找准职业方面的定位,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优势,这些东西都可以在工作过程中挖掘出来的。

就像我这次装修要买建材一样,地板里面的圣象、欧典、瑞嘉;陶瓷领域的兴辉、卓远、马可波罗;环保涂料领域的3A漆、多乐士等,无不是从小做到大、从一名不闻到声名赫赫、从偏处一隅到全国布局,都经历过了凤凰涅磐和风雨的洗礼,最终才成就目前的领先品质和地位。人也一样,从小学到大学、从应届生到职场老手、从普通员工到高管、从一贫如洗到致闻发达,也是需要一个奋斗和打拼的过程,需要一个智慧和锻炼的过程。哪怕是叱咤风云的商界人物,也是经历了非同一般的磨砺,也正如《赢道:成功创业者的28条戒律》这本书所写的那样“翻看历史的篇章,寻找草根崛起之道,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梦想飞越的一往无前,更多的是毕路褴褛、以启山林的艰辛!”我们不正是这样。

所以,在鼓励我那位侄子的同时,也奉劝发帖的这位应届生朋友不必灰心,也不要气馁,更不必认为“没脸回家”,做成一件事情,都要经历一个过程。风雨之后见彩虹,天道酬勤,还是很适用的。而天底下对子女抱有殷切期望的父母,也有必要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更不要认为大学毕业后就能升官发财,其实走大学校门,意味着人生的征程刚刚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