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龙飞凤舞”的汉字书写令人堪忧
标签:
转载 |
昨天上午8:00—10:00,邢台市所有初一年级的孩子,统一完成了一张试卷的答题,即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的第一题是诗词填空,要求“在下面是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这是一道没有理解难度的题目,只要学生背过并会默写课本上要求背过的诗词,拿到这7分应该是没有多少难度的。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同学并不能很好地完成,不能得满分的(有的甚至得0分)大有人在。大多数的问题不是没有背过,而是书写令人堪忧。
请看看这张试卷此题完成情况(0分):
整个书写“龙飞凤舞”到难以辨认。
“悬”字的“心”字底,除去卧钩,到底是三点还是四点,难以确定;
“乱”字的第一笔在哪里?“欲”字的右半部分“欠”字,那一撇哪里去了?
“潭影空人心”的“潭”字,写成了什么?不得而知;
“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女”、“恨”那叫不规范,“不”字又像什么呢?
“庭”看起来是改对了,但“广”字旁的那一点在哪里呢?
“我”字的一点似是没有,“寄”字的“大”和“口”没法分辨;
“君”字的一横没有出头,“直”字看不清里面到底是几横,“夜”字一撇快要掉了。
他如:
“悬”字写为三横,“暖”字写成“目”字旁,“潭”字写为“谭”字,“隔”字写成两横,“庭”字广框里的“廷”字写成“延”字,“直”字写两横,“郎”字写成“廊”字,“君”字一横不出头,“欲”字写成“遇”或“浴”字,“渐”字写成“溅”字,“犹”字写为“忧”字,“女”字撇出头,等等,不一而足。
汉字,是以横平竖直为基础的方块文字,每一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读音,字与字组成词,词与词组成句,句与句组成段,段与段组成篇,那是相当规矩而优美的,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所不能比拟的。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它标志着我们历代先人的智慧。
到了现代,汉子们怎么就把汉字写成了这个样子呢?
电脑的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当今,没有电脑的生活已经明显地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了。可是,随之而来的一个大问题是,人们也普遍地不再重视汉字的书写,好像那已经不是什么问题来了。别说中小学生,即使是大学生,也拿不出一笔像样的钢笔字。传承文化的学校、文化使者老师,似乎也不大重视写字了,写在黑板上的粉笔字龙飞凤舞,那似乎只是为了讲解而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东西,怎么能因为写字而耽误对内容的传授呢?数学老师把大括号简化成了带钩的弯弯曲曲一竖,语文老师干脆只放课件而不再写字,英语老师把字母写得倒还规整,一出现汉字就潦草得难以辨认了。这样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要求我们的孩子写出一笔规范、工整、漂亮的汉字,就是一句空话了。
可怕的是,不是个别,而是普遍。写不好汉字的数量远远大于写好汉字的人数。在翻看孩子们的考场作文的时候,我眉头紧皱,不由得一阵阵唏嘘:那简直是对汉字的亵渎,而亵渎汉字的竟然是刚刚进入中学的孩子,孩子的老师呢,对此居然没有一个应有的态度——他们本身也在“龙飞凤舞”。堪忧啊!
工整书写,敬畏汉字——这是炎黄子孙对待汉字的应有的心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