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上放开,哪所大学都很好

标签:
育儿 |
当你看到这篇文字的时候,高考已经结束了。如果你是高考生的家长,可以让孩子睡个懒觉,可以给孩子做点好吃的,可以让孩子不分黑天白夜地玩电脑或手机。QQ、微信,是孩子们过足瘾的时候了。不过,当爹妈的总是有点什么东西在心里吊着,那就是孩子考得怎么样呢?
去年,孩子考完,收拾完宿舍的东西,回到宾馆就玩电脑。我问孩子考得怎么样?孩子漫不经心地说一声“不怎么样”,问急了,又蹦出一句,哎呀呀,人大应该没问题吧。
当分数揭晓的时候,好多家长的内心世界确实是翻江倒海。大凡是高考发挥得极好,甚至得状元的,往往不是最牛的超级学霸。我家小子班里最牛的学霸竟然低于他好几分,而跟小子一起做过学霸的孩子,尽管都把目标瞅准了北大,但最终与清北失之交臂。我家小子也是一样啊,文综竟然考得那么低,最放心的一科成了最败兴的一科。分数不高也不低,有点失意,但是也没有超出底线。冷静下来,我对孩子的分数保持了谨慎的满意。唉,不满意又怎么样呢?孩子奋斗了三年,再斥责孩子不勤奋,那就没有人性了。
不用说,分数领先的超过655分的,自然就有机会去北大。儿子所在班级的超级学霸最终凭借自主招生的降分,有惊无险地去了清华。邢台的一位状元发挥也一般,后来去了最美丽的大学——厦大。我家儿子先是瞅准了政法大学的涉外法律班,该专业4年就拿下硕士,很牛气。要知道,4年后,小子才21岁呀,21岁是硕士,再读3年博士,也仅仅是24岁。截止报志愿还有三个小时的时候,我打通了人大的招生组电话。我问,645分,人大,多大希望?对方在电话里问别人,645,有希望吗?有人回答,有。接电话的又问,多大希望?五十?六十?对方回答,七十。我自作主张改了孩子的志愿,然后飞速回家与孩子沟通了一下,算是赶上了人大的末班车。
人大是个好学校,只是,我希望是被国学专业录取,如果是被中共党史专业录取了,总觉得专业有点不实用。又等了几天,得知人大录取线是644分,儿子超了一分。因为报考的第一专业是国学,我就提心吊胆地等待着,一遍遍刷新着人大的网站。儿子玩电脑比较溜,率先知道了被国学专业录取。这时候,有个朋友在QQ问结果,我便告诉了她。她很快发来百度的资料,原来,这个专业竟然是六年本硕连读。我事先研究不够,还不知道呢。
后来我得知,有个高出儿子7分的小女生,也报了这个专业。这也是儿子喜欢的专业。实际上,我喜欢儿子读人大金融,似乎在就业上很领先。儿子告诉我,他对数字的东西不怎么敏感,自己倒是喜欢国学。总之,高考发挥一般,报志愿上大获全胜,一分也没浪费。
三年高中的学习尘埃落定,孩子们各得其所。在高考成绩揭晓之后,总有一些家长内心有些不平衡,因为那些得状元的、被清北录取的,在许多次考试中,并没有比自家孩子考得好。高考就是一锤子买卖,自家孩子发挥一般,家长就有点不平衡。甚至,孩子们已经接到通知书,欢天喜地地去聚会了,甚至,男生女生的恋情都大白于天下,还有的家长内心忿忿不平,唉,那个谁谁,平时成绩不如俺家孩子,她怎么就考得那么好。
面子是自己给的,即便是发挥失常,考得很差,也不会有谁蔑视你。你觉得难看,你觉得败兴,甚至孩子咬牙切齿地要去复读,其实都是自己觉得跟别人比没面子而已。高考就是一场考试,人生就此转折,这个关节点上,总是难免充斥着失望。但是,只要自己在一定的范围内浮动,都是正常的。
一年过去了,再也没有几个学生感慨高考的失落。最真的现实是,当年的学霸,在新的学校里,依然是学霸。当年的美女成为大学的校花。这一段美丽的青春,只要你尽力了,你都觉得自己没有懈怠,那么这个结果总可以接受。
因为,你在大学依然可以不懈怠,命运带给你的,依然还有辉煌。就像那个上了政法大学的某某,也许几年后就是法学博士,你能说高考贬低了他的命运?那个上了厦大财会专业的女孩,也许几年后就会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你能说没考上北大是人生的亵渎?
面子上放开,哪所大学都很好。即便是再糟糕的结果,也没有谁歧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