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者苦干,怂人抱怨

(2015-03-22 06:00:06)
标签:

佛学

杂谈

生活的境遇,永远如爬山途中,前面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后面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这世间,总是有些人把有些事做得比你好。这时候,如果你不认怂,那只能是自寻烦恼——譬如自己官场不得要领、教育孩子不得方法、家庭建设不尽如人意、谋生艰难收入拮据,等等。

 

别人比自己强,羡慕但不嫉妒;自己比别人强,欣慰而不忘形。这大抵是比较好的态度了吧。但是,也不尽然,世间总有些人,在自己落魄之际,把无尽的仇恨和抱怨,给了那些比自己境遇强的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争胜心就没有前进的爆发力。人到中年,再争胜,再攀比,再抱怨,那就显得有点理智不足了。

 

认怂,并不丢人,也不会被人笑话。可怜又可气的是,自己不认怂,却总是在抱怨,在为自己的懈怠找借口。

 

我说出上述话来,是因为听到我家小姨子的唠叨。当然,她是个善良的能干的勤俭的女人,40岁有过一年的短暂婚史后,就寄身我家。因为我家娃娃小,我妻子上班极为疲惫,给我们家收拾家务,报酬也是尚可的。小姨子从不承认自己的懈怠和选择的失误。在她看来,自己今日的贫困与当初家庭贫困有关。她上小学的时候经常考第一,但是家境不好,就辍学了。她觉得,如果继续学下去,自己肯定也能成为吃皇粮的国家干部,过着优裕的生活。有时候,她对生活的嫉恨,转化成对姐姐的态度上——当初我们在田里干活,供你上学,如今你富裕了,有钱了,别人都穷,父母你不管谁管?

 

小姨子仇官仇富的心态,可谓膨胀得令人吃惊。在她看来,全部的领导都是贪污犯,统统枪毙才对。在她看来,挣钱多的人,都是不仁不义,发了非法之财。她有个很令我吃惊的疑问——为什么富人那么多钱,当穷人遇到灾难的时候,不捐助些呢?贪官们贪污那么多钱,干嘛用呢,有吃的有喝的就够了呀。

 

唉,这就是典型的夏虫不可以语冰。给她讲道理,其实等于对牛弹琴。为什么呢,知识层次不同,视野的宽度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我在想,倘若让仇官仇富者,也当上大官,估计会贪得更厉害——一旦苍蝇凑近粪便,它会舍得飞开吗?

 

小姨子没什么文化,自然在强调上显得幼稚了点。但是,你以为,有文化的就不是怂人了吗?如果自己境遇不强,你不仅不懂得努力,而且变本加厉地埋汰外界,那就是傻蛋一个。邯郸某单位的一个司机,当年因为留恋一点出车补助,放弃了转干的机会。唉,哪知道,10多年后,当年跟他一起是工人身份的一个打字员,竟然担任了某局的副职。邯郸司机喝了点酒,就对打字员朋友恨得牙痒痒:哎呀呀,当年要不是我放弃了转干,我岂会还是一个破司机?说不定早已成为副局长了呢;你知道吗,打字员啊,还是个女的,懂得嘛呀,也当上了副局长。

 

还有一些人,他们不认同别人的进步,总是试图降低别人的成绩,把别人与自己的平庸和懈怠等同起来。我有个哥们,在机关衙门里供职,善于拿别人的成功不以为然。别人提拔了,他会埋汰,哎呀呀,副处级有什么了不起啊,谁谁,在这个年龄早已当了县长呢。谁谁出了一本书,他会埋汰,唉,这年头有钱就能出书,不就是舍得花钱嘛。谁谁经商发财了,他会说,扎在了钱堆里,有什么呀。

 

更有些怂人喜欢拿虚幻的目标来代替现实的目标。譬如,有些家长喜欢说“儿孙自由儿孙福”,似乎在以为,孩子不要管教和培养,就会有福气一样。其实,没有父母的心血浇灌,没有几个孩子会做出光宗耀祖的伟业来。即便是撒手放养,孩子也得接受一些正能量的影响。再譬如,有些家长动辄素质教育,忽视对孩子成绩指标的要求,指望着孩子“有健康的人格”,孩子快快乐乐就行了。实际上,这依然是虚化实际目标,掩盖自己的懈怠。呵呵,很难相信,一个成绩处于下游的学生,面对自己的分数,会相信自己的素质很出色,会拥有健康的人格,会快快乐乐地度过青春。

 

强者苦干,怂人抱怨。一个职业圈子里,一般都能应验“一万个小时原理”,也就是说,你干一件事,坚持不懈地练够一万个小时,就会成为圈子里的行家能手。我有个衡水的朋友,也算是作家圈里的,我们认识的时候,他不仅没有著作问世,而且我觉得文笔也不够华美。但是,这些年,一年一本书,就这么源源不断地出版了。瞧,这就是坚持的魅力。想想看,你练一门技能,会不会持之以恒地沉浸其中一万个小时呢?就像教育孩子,你能坚持不懈地陪孩子学习一万个小时吗?若能,你家孩子的学业怎么会提高不上去呢?

 

我写这篇博文,是因为有个哥们来我这里串门,闲扯半天,说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总之没有谁让他钦佩。他走了,我念叨着他,觉得他是朋友圈里最不行的。因为他没有什么才干,只会评价别人,而不去证明自己。唉,这才是十足的怂人。

 

让怂人们抱怨去吧。行动胜于雄辩,我们喜欢什么,就认准一条道,只管走下去,然后收获着我们幸福的果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