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浙里”:讲讲我的故事
(2015-02-07 06:00:00)
标签:
佛学 |
2014届的衡中毕业生,15所国内顶级985大学的毕业生,联合编印了一本册子《心永衡》,由清华大学的几个同学牵头,其他各院校的学生参与。这本册子,可能已经由衡中印刷,发给高三的学生了吧。上周日,270多名优秀毕业生,深入到高三的各个班级进行宣讲,既是为学生们鼓劲,又是为各自的大学做宣传。
偶然的机会,我从儿子的电脑页面上,发现了《心永衡》的底稿,悄悄地看了一遍,发现有些文章不错,又悄悄地拷下来。这两篇文章的作者来自浙江大学,文章尽管还有学生腔,但代表了衡中毕业生的心声。这样的文章,既记录了自己的青春,又印证了学生对母校的热爱,也是对那些抨击衡中的理论家,给予了侧面的回答。
转摘两篇文章,不喜勿喷。
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旧国别日多,故人无少年。三年前的那个夏天,站在格物楼前的甬路上,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走来走去,我和你们中的许多人一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脚下的路通往哪里,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有什么。但我们所站立的这片土地之所以神奇,便是它可以让我们明白自己心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想要珍惜什么,想要的未来是一个怎样的明天。于是,1215天后,我在”浙里”,微风和煦,阳光正好。
与其说交流经验,我更想给现在亲爱的你们、同样是昨天的我们讲讲我的故事。
高一的前三个月,应该是我到目前为止的人生中最黑暗的三个月,大约100天的日子,我却真切的有度日如年的感觉。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个念头都是awful,每天都会有想哭的冲动。紧张的节奏,慢热的我,特别是看着同一天走进学校的同学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步调,那时的我真的是手足无措,那种深深的无力感我到现在都能清楚地记得,黑暗无边,只有一个人陪着自己,那个人却碰巧只是你自己。第一次月考,发烧,考了年级1200多名,我偷偷跑回宿舍给妈妈打电话,我在这头哭,她在那头哭。那个时候我就意识到了在这个时候,在学习这件事上,能帮我的只有我自己,就像一个师姐曾经说过的,“就算绝望痛苦,也要学会用左手温暖右手,没人能帮你,只有你自己。”即使你说此刻身旁陪着你的人很多,但我只能很抱歉的告诉你,你真正想要得到的除了自己去拿,你的亲人、兄弟真的无能为力,因为坐在高考的考场上,你只有一张试卷,一张草纸,一根笔,你自己。所以不要养成依赖的习惯,我知道在紧张的氛围下人总是脆弱的,我也见过身旁的同学小测成绩不好就去给家人打电话哭诉,但冷静下来想想,如果每一次小的磕碰都需要你去花大把时间找人疗伤,那么你的成长,总会比别人慢下那么一大截。这一点,也是我最想告诉你的一点,最亲爱的是你自己,最可靠的也是你自己,尊重你自己,依靠你自己。从自己心底迸发的力量,远强大于别人眼中的光。
后来我渐渐适应了这里的节奏,可就像阿甘正传里说的那样,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
呼啸的北风卷着漫天的黄沙,在那个空气对流越来越旺盛的春天,在那个高考一天天逼近的春天,我们一个个蓬头垢面,心中一直默默念着那个自己希望到达地方的名字头也不回地往前走着。我和闺蜜每天都会写一张小纸条给彼此打气,也许更恰当地说是给自己打气,然后心照不宣的笑一下。那时的我们是在心里默默地害怕着的吧,我不知道,我只是还记得她每天都会冲我嘿嘿傻乐一下,然后跑回座位继续啃一张张学案自助。嗯,我会永远感恩那些在那段路上一直陪着我傻乐的少年们,在高考面前我们都太渺小,困顿恐慌,难免迷惘,但他们的一字一句一张小纸条都是支撑我可以走到现在的动力。珍惜身边人,到了大学你们会发现真正可以交出真心的人越来越少,那些在苍白枯槁日子里熠熠生辉的情谊与眼泪让你越来越为之着迷,可惜故人无少年。在同一个战壕里趴着的你们,曾经的我们,学会珍惜,学会牵着手一起往前走,总会到达你想要的未来。
杭州,零上四度,二十一点四十二分。我在电脑前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击着,回忆着那些让我动容、让我珍惜的人和事,这是曾经的我,或许也是现在的你。我只是希望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可以从中得到一点抚慰,哪怕只是一个句子可以让你感同身受,可以少走一点我走过的弯路,我都会倍感荣幸。
那三年的鲜活,我拿一支笔写不出来。
所以希望你自己慢慢体味,晨光从容,鲜活如初。
微笑向暖,安之若素。但愿你比别人更不怕一个人独处,愿日后谈起时你会被自己感动,而我在“浙里”,默默守望祝愿,等你们来。(衡中毕业生,崔同学)
祭奠我的高三
睁着惺忪的睡眼,在一片荒乱的桌前,打开电脑,面对着大学的丰富多彩,却似乎杂乱无章的生活来打下这些话,我并不知缘由,或是为了祭奠高三,或是为了给看到篇文章的你们。
时间,总会是个奇妙的东西,那些曾出现在你生命中的,当时在你心中刻下似乎不可磨灭印记的人和事,都在渐行渐远。但是在看到那些时光留下的些许印记,总会心头一颤,毕竟睹物思人。
毕业后,也曾一次又一次地看了2014年衡中百日誓师视频,读了高三自己写的百日成功日志。从回忆初的热泪盈眶到后来的付之一笑,从狂热地不允许任何人诋毁母校到平静地看待那些形形色色的评价。我并不赞成衡中,或许也没有人会赞成,但是我怀念牢锁在衡中的3年青春,与衡中捆绑在一起的那种精神,向着目标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精神,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精神。
其实高三的我,一直在骂着衡中,骂着那些被人津津乐道的似乎不人道的做法,那些近乎疯狂的作息制度,那些看起来只是形式主义的宣誓和口号。但是我还是记得,并不只有我在做,还有所有备战14高考的衡中人在和我一起这样做。人总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衡中的团队精神是高三人能坚持走过最黑暗最痛苦的时光的最强动力。或许在高中的我们会以为,高考的那一张卷子足以改变一生,无论是否是这样,起码那时候的我们还保持着这样的一种信仰。所有的衡中学子都秉持着这样的信仰,所以我们汇聚成海,可以成波涛汹涌之势,战胜一切,傲视群雄。这样的团队在大学将不复存在,你在校园里走着,人来来往往,却没有一个人可以称为你的战友,你的知己,你的依靠。人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许有人给你赔上笑脸,又有几分真心可言?戴着面具做人,毕竟不会高中的时代,所以,衡中的高三人是幸福的,你们还有最初的单纯,还保留着隔绝社会之前的和善。
回首过往,我很庆幸,我在高三的最后学会了珍惜,珍惜每一天的日子,珍惜每一个出现在我身边的人。记得最后的百日,我常常会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走走,看看每一处风景,回忆发生在每一处场景的每一件事。因为我知道这些,总有一天会成为过去,你对它们再深的情感,也会消失不见。所有的一切,那些在衡中为了目标奋斗的青春年月,激情万丈的誓言,最后也不过成了你可以纪念年少的标本。只有在经历的那一瞬,情感还是真实的,清晰的。所以,我也希望还在衡中高三奋斗的学弟学妹们学会珍惜,少一些抱怨,百日后,你可以说你不怀念衡中,毕业不会再看衡中一眼,且不说这话是否成真,但是你一定会怀念在衡中的日子,因为你的青春在那里,青春的日子里,有那许多的衡中人在陪你一起度过。
至于学习经验上,现在的高三人要比我懂的更多。上了大学的人才知道,知识的遗忘速度远远快于高铁提速的速度。至于那些所谓的学习经验,对于在高三奋斗的你们,也应早在老师的重复中牢记在心。我只是提醒一句,最后的心态很重要。百日成功日志中的话,不是应付老师而写,它是你改变心态的过程,是你结束高三生活后可以留下的可见的记忆。如果你在高三的炼狱生活中练就了乐观平和,处变不惊的心态,会让你受益一生。至于考什么学校,高考达到多好的程度,都不重要,你只要把手边的每一件事做好,且行且惜,莫问前程。高考精彩之处不在于如愿以偿,而在于阴差阳错。也要记得你在青春的每一份爱,平和单纯却不失优雅,无需花开绚丽,但是,需要珍惜。
收拾好桌子,打起精神。对自己笑一笑,开始一天的忙碌,充实而快乐。希望母校2015夺冠再创辉煌,希望高三学子梦想成真,也希望所有毕业的衡中人的青春回忆不会褪色,在天涯四方继续追求卓越,奋勇直前。(衡中毕业生,段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