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学生不在报刊上发表作文
(2014-10-17 13:28:55)
标签:
教育 |
有个家长加了我的QQ,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很有意思:胡老师,你教作文,为什么不给学生在报刊上推荐发表作文呢?在报刊上发表作文后,学生会激起写作文的兴趣,这样作文会进步的。
我说,严格地讲,我教的是考文,不是作文。作文是什么呢,是可以打草稿,还可以修改100遍,是可以誊抄2个小时的。考文是什么呢,是一个小时之内必须写完,而且不打草稿,容不得多少修改的。优秀作文的标准,可以用在报刊上发表作为评判标准,或者获得一个什么奖励,或者被收到什么作文集里。考文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分数高了,就是好考文,分数不高,就是写糟糕了。
我一直关注杜君英老师的博客,他是年过六旬的资深语文老师,对作文的辅导当然是颇有心得。我转了杜老师的不少博文,多是作文的资料。譬如,我让学生写过他布置的关于“害怕”的作文,不久,我就准备让学生写他博文中的《一个关于XXX的记忆》。关于“记忆”,我在杜老师的博文中,读到了他的学生的一些描写,真是令人赞叹不已,拍手叫绝。不仅杜老师觉得孩子们的心灵真是丰富多彩,我也觉得,我这个年龄,写不出那么多优秀的语言,尤其是没有那种思维和创造力。
但是,我不止一次地在杜君英老师的博客中留言,我看不得他的学生的卷面。就如上述关于“记忆”的作文吧,杜老师在博文中,用电子文档显示出来,可以读得很生动,但是,一旦显示学生的作文卷面,那就有点尴尬了。哎呀呀,学生的写字太乱了,即便是再好的语言,用那种文字显示出来,效果就大打折扣。因此,我在杜老师的博文中,抨击了他的学生的写字,杜老师也认同。
你看看,同样的文字,如果在文档上显出,去给编辑看,可能就是优秀作文。然后是考场上,因为卷面感官的不良,分数就不会那么高。如果我把学生的作文投稿去发表,也许会激起学生的兴趣,但是,会相对忽视自己对卷面的要求。这对学生的考试分数,不是什么促进,而是一种破坏。
再一个原因就是,我不相信在报刊上发表的那些,都是什么优秀作文。即便是优秀作文,对学生的考场作文,也没有什么指导性和借鉴意义。因为种种原因,报刊的作文可能有关系稿,可能修改了很多遍。有些报刊的作文,在我看来,那就没有借鉴价值。尤其是一些“大肚子段”,一些成人化的语言,不应该成为学生们的参照。
像“创新作文”系列书籍上发表的中考作文,我的感觉是,至少有9成不是学生们的考场作文。有的作文语言美得美轮美奂,有的作文长得超过了一千字,有的作文则是胡拼八凑。我在给学生讲解的时候,告诉他们,这些作文多数写得不错,但是呢,这是考场外的高手写的作文。写得越是美轮美奂的作文,其作者越有偏科的可能性。依我的经验,写那么多的作文,
需要在阅读上投出巨大的精力,往往容易偏科,在数理化的学习上下功夫不够。我们不能做这样的学生。
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儿,自己业余辅导学生写作文,学生的分数提高了,家长之间的口碑也就传开了。就像这次初一的月考,三中的作文题目,被我逮个正准,学生们纷纷称“神”。我了解了一下三中和七中的学生,最高的46分,45分的有两个,44分的有几个。我注意到,还有个别的只考了37分,我开口就说,你写的字数少了吧?写字还是那么脏吧?说得孩子有点汗颜。如果把一些劣质作文修改一下,填充些内容,也能给报刊投稿,但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能有什么激励呢?
当然,我的学生们也不乏在报刊上发表作文的。譬如,文联有个《清风》杂志,开辟了“中国梦”的专栏,我组织学生写这个作文,哗啦啦发了一批。我没有给学生们发样刊,因为我不喜欢让学生有任何关于发表了作文的荣耀和虚荣心。
有人说,你教作文简直是太急功近利了,你要培养学生的写作爱好。呵呵,这类话就有点自作聪明了。写作可以爱好,但是爱好多了,就容易上瘾,就会影响别的功课的学习。说白了,作文分数在考场上的差距,也就是五六分,只有高手过招,才必须重视这几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作文,首当其冲的是不是作文本身,而是自己把字写好。写字不好的学生跟着我学作文,先得被我呵斥无数次,然后才能逐渐提高作文分数。
分数是检验作文良莠的惟一标准。我教作文,目标就是这么直接,也许不那么符合相关理论,但是孩子的分数提高了,家长高兴,学生高兴,我也高兴。因此,判断我的作文辅导是不是值得去上,惟一的标准,就是看看孩子们写起作文来,是不是还那么费劲,孩子们的作文卷面是不是好了点,孩子们的作文分数,是不是提高了。至于我讲课的普通话是否标准,是不是让学生罚站,是不是口出不逊地训斥,那就无关紧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