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命中犯贱——胡言碎语之14052号
(2014-09-30 11:06:17)“我不后悔”,这是有点气壮山河的字眼。
你决定做你自己的事儿,你不计一切代价,你豁出来,哪怕山崩石裂,哪怕一败涂地,哪怕攸关性命。对,在选择面前,你觉得眼下的选择是绝对正确的,我将来不后悔,就是不后悔。我将来不胆怯,就是不胆怯。此时此刻,你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见过那种死不改悔的人,尽管固执,但那种犟透出一种气质。就像选择一项事业,或一种感情,无论成败,我都认了。这种人,坚持就是几十年,铁杵成针,终成大器。马云,应该是这种人的典范吧。
但是,更多的“我不后悔”,却是一种胆怯和无知。就像,你本来是有妇之夫,你非要舍弃家庭追求婚外的感情,你豁出来了,但是付出的成本却让你后悔不已。你被迫回到家庭,但在感情上,已经被妻子儿子视为局外人。你真正豁出来了吗?那仅仅是性情冲动下的无知而已。人傻,不是非要傻到把大便当午餐,而是昏头昏脑,面临诱惑,做不出正确的选择。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的杀死了老虎,但更多的被老虎吃掉。你一定见过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雄心壮志,他们要做创业者,他们谈起理想憧憬起美好未来的时候,总是振振有词。悲剧的是,家长把最好的条件创造了,自己面对刻苦学习的劳累,却退却了。他向往清华北大,梦想踏进985的校园,但在高中拼搏的关口,开始留恋家里温暖的居室、可口的菜肴。梦想一旦遇到吃苦,就像鸡蛋碰到了石头。你看看,出了校园,捧着手机比亲妈还亲的孩子们,就是贴着青春、梦想标签的弱者。
后悔的人是最无聊的。但是,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在谈及“如果”。是啊,年轻的时候,如果你能刻苦那么一年,高考的时候,如果你能多考那么几分。如果你不怕吃苦,不怕案牍之累;如果有名师诱导你,有父母敢于管教你,说不定,你就会成为名牌大学的天之骄子呢。可是,你不是三岁小孩,你什么道理都知道。父母苦口婆心地规劝你苦读一时,你昂起头,争辩起来比父母更理直气壮。你的青春有了几年的滋味之后,等到20多岁,你忽然觉得父母不能再依赖,生存不能再靠手机和网络打发时间的时候,你忽然后悔了——
道理都明白,理想很远大,条件也具备,就是不能吃苦,然后自己就后悔。这种人,这个命,就是命中犯贱。身边既有贵人相助,又有高人指点,万事俱备,自己就是不能刮起一阵东风,这不是命中犯贱,还能是什么呢?
只有那种命中犯贱的人,才会振振有词地埋汰那些学习刻苦的学生高分低能。似乎自己玩得好,跟别人交往得好,才拥有了多么高超的能力。只有那种命中犯贱的学生,才会埋汰名牌大学,辩论人生路很多条,名牌大学不是自己惟一的选择。实际上,这种犯贱的孩子,内心很向往那种充满朝气的美丽校园,但是,自己吃不上甜葡萄,只好梦想草丛里的野果会另有一种风味。
很多父母面临着自己犯贱的孩子,总是拿着“叛逆”来搪塞自己的怯懦。实际上,犯贱的孩子,就缺乏一顿痛斥,打骂之后,必定会引起他们的思考。即便是依旧我行我素,父母可以明确地告诉他们,道理已经讲明白,你不听,你就是命中犯贱。等风雨把你们的衣衫都淋湿,你再想撑起抛弃的伞,怎么都晚了。
对于青春而言,犯贱的就是把快乐视为成长的伴侣,非要死乞白赖地把青春描绘得五彩缤纷。播种的季节,哪里有秋收风景的美丽呢?春天再美好,还不是为了等待秋天?桃花再盛开,你吃几口试试?禾苗再茁壮,能成为你的主食?
如果你是中年,你转身看看,多少的选择都是命中犯贱。人生的美好,都是因为懈怠而就此错过。未到中年的青少年,当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