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地拼搏,无怨无悔地收获,小心谨慎地选择
(2014-06-27 17:10:49)
标签:
育儿 |
下午五点钟,我回到家里。儿子的房间房门紧闭,肯定在抱着电脑,聊天或者玩游戏。玩吧,累了12年,玩俩月是对12年苦读的补偿。
我对儿子喊一声:胡壮,最后看一眼填报的志愿,然后就不管了。小子应了一声。过了一会儿,我喊着问,怎么样,好了没有?儿子有点不耐烦,喊了声,好了。
我不放心,进入河北教育考试院的网页,凭着自己的记忆,进入孩子的志愿系统,又看了一遍。至此,胡小鹄的志愿填报基本结束。第一志愿,冲击人大,不管什么专业。第二志愿,政法大学的涉外法学实验班,前三年在国内读,获法学学士,第四年要到美国某大学读,一年,获得人家的法学硕士专业。如果这个不成,那就读6年的法学本硕连读班。6年内,不用考研,还省了一年获得法律硕士学位。第三到第五志愿分别是南大、浙大、南开。这三个志愿都是凑数的。唉,小胡这分数,对人大复旦显得低声下气,但对南大浙大则显得霸气十足。
分不够,志愿就显得分外难填。分数才是底气,分数才是力量。早在25日,我就给人大招生组老师打电话,询问分数线。人家说,645的分数有一定希望,可以试一试,让我26日晚上再打电话。26日晚上,再联系人大招生组,对方的解释是,分数线应该在647分,你的分数希望小了点。放下电话,内心有点小小的失落,干脆,填报志愿吧。于是,我们夫妻和儿子,商量着怎么填报。
人大无望,那就按部就班地填写。其实,按照这个分数,港中文基本拿下,别的港校,除了港大,基本没问题。但是儿子坚决地说,不去香港。那好,北京以外的大学呢?浙大,南大,南开?儿子摇头,坚决不考虑。那好,那就选择北京吧。
剩下来的选择,就是对外贸易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了。我想,在北京的文科大学里,这是很多文科较高分学生的选择。令我们头痛的是,小子没有参加英语的口语考试,对外经贸大学就不能报了。我有些郁闷,但是事情已经过去了,也就没有办法。央财怎么样呢?这个学校的金融学和会计学不错,但是,一共才录取3人。
我分析了一下,如果人大的分数线是647分,那么,646和654的,12个人,会把目光投向外贸和央财。这两所学校,央财好专业3个位置,外贸好专业六七个。即便是儿子报了外贸,也有可能被调剂的可能。报中财更没有胆量了,因为,646的3人中,645分除儿子外的10来个中,肯定有3人以上报中财的金融和会计专业。小鹄总分虽然也是645分,但是他的语文分数较少,在9个645分的学生中又排到下游。这种情况下,如果填报央财,有可能被挤到广告专业。我个人揣摩,说不定真有学生考了高分,被挤到广告专业呢。
抛开外贸和央财,就是中国政法大学了。其中有两个专业引起了我的选择,一个是法学涉外法律人才实验班,一个是法学人才实验班。前者,前三年学完大学课程,第四年去美国某大学就读法律专业,一年后,获得人家的法学硕士。我不知道人家的硕士学位在国内是否得到认可,但是至少法大应该认可。这样想来,如果顺利,小子21岁就是法律硕士啊,如果接着考博士,那年级轻轻,就是一个法律博士。呵呵,算盘打得很好,前提是孩子要刻苦,而且要有好运气。
27日下午3点多,心血来潮,忽然想给人大招生组打个电话,问问645到底有没有希望。人大招生组的老师接了电话,似乎问身边另外一个道:有没有希望?百分五十,六十?末了,他对我说,这时候报,大约是百分七十的希望。于是,我打电话给儿子,征得孩子的意见,又调整了志愿,第一志愿是人大。也就是说,如果人大满额,那就肯定政法了。就分数而言,有可能就是涉外法律实验班了。
各有利弊,听天由命吧。
因为在南京大学招生组登记过,两天来,对方来了两个电话,极力劝说小鹄报南京大学。当我说正在法大和南大之间犹豫的时候,对方惊讶地说,我们是985,法大是211,干嘛舍弃985,去211呢。我说,因为南京不是北京啊。对方说,我们这里很多学生都能保研的。无论怎么,因为儿子不愿意去北京之外的学校,无奈,只好拒绝。的确,选择不是985的政法,是有点遗憾,但是综合考虑了半天,毕竟利大于弊,因为专业方向已经定了嘛。
在报志愿期间,很多热心人提了很多的建议,都建议报这个,报那个。遗憾的是,他们不知道具体情况,只是轻飘飘地否定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例如,很多人问,为什么不报央财呢,学金融多好呀。可是,央财的金融和会计只有3个,谁能保证排在小胡前面的10来个人,不超过3人报考央财?有人说,哎呀,怎么不去什么理工大呢,人家是985,还是211,怎么不去南大呢,也不错啊,985呢。唉,我们不愿意去外地上学,我们想未来在北京发展,何况,这里守着4年或者6年的本硕连读,还有一个同学是法大的教授,正要带博士,我北京那么多的律师同学,都可以帮孩子一把。大不了孩子毕业后,直接进入哥们的律师事务所当律师即可。
只是,未来几年,胡小鹄依然要拿出衡中的专注和勤奋。在校期间,必须很快就完成英语的四六级,然后极力练好自己的口语,为将来竞争出国留学打下基础,要全神贯注地凝聚于学业中。我想,有了衡中三年的历练,小鹄应该在大学校园里成为新的学霸。等待小鹄的,不会像高考这么残酷。
祝福我的儿子,祝福小子的美好未来。至此,胡小鹄的少年时代结束了,高中结束了,一个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向我的儿子扑面而来。3年后,一笔较大数额的留学经费,也向往大步流星地迎来。
矢志不渝地拼搏,无怨无悔地收获,这是高中三年留给小鹄的秉性。希望未来几年,孩子的人生更加精彩。
前一篇:最烦好心来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