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周美文欣赏14012号:谁在诱导成功

(2014-02-03 08:08:21)
标签:

杂谈

推荐理由: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就知道,很多人的成功经验,跟外界的宣传和别人的总结,是两码事。一些人的行为,与他的成功,原本没有因果关系。但是,闲人总是把某些原因,视为成功的理由。譬如,盖茨大学退学了,他成了世界首富,两者真的没有关系,但是傻逼年轻人,就觉得不上学也能成大款,干脆就不上什么大学。结果,他能成盖茨吗?只能成打工仔。


很多的文字都在误导成功。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前,走自己的路,取得自己的成功。


谁在误导成功

 

作者:涓子

 

这里是一位少年的有趣经历:

 

1、 6岁时,一位非洲的主教跟他一块儿玩了一下午的滚球,他觉得从来没有一位大人对他这么好过,认为黑人是最优秀的人种。

 

2、 8岁那年,他有了一个嗜好,喜欢问父亲的朋友有多少财产,大部分人都被他吓了一跳,只好昏头昏脑地告诉他。

 

3、 上小学时,他常常花一整天时间偷看大姐的情书,从来没有被发现过。

 

4、 他天生哮喘,夜里总是辗转难眠,白天又异常疲倦,这个病一直折磨着他。他对很多东西都有恐惧症,比如大海。

 

5、 他恳求父亲带他去钓鱼,父亲说:“你没有耐心,带你去你会把我弄疯的。”也由于没有耐心,他成了牛津大学的肄业生。

 

6、 老师问他拿破仑是哪国人,他觉得有诈,自作聪明地改以荷兰人回答,结果遭到了不能吃晚饭的处罚。

 

7、 他总觉得自己的智商只比天才少一点,结果一测试,只有96,只是普通人的正常智商。

 

下面我们再看一位伟大人物的传奇:

 

1、 他一生朋友无数,他曾列了一个有50个名字的挚友清单,包括美国国防部长、纽约著名律师、报刊总编以及女房东、农场的邻居、贫民区的医生等等。

 

2、 二战期间,在他31岁时,他为了帮助自己的祖国,服务于英国情报局,当了几年的间谍。

 

3、 38岁时,他记起祖父从一个失败的农夫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于是决定效仿。没有文凭的他,以6000美元起家,创办了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年营业额达数十亿美元。

 

4、 他曾自嘲:“只要比竞争对手活得更长,你就赢了。“他活了88岁。

 

5、 他一生都在冒险,大学没读完,就跑到巴黎当厨师,继而卖厨具,到美国好莱坞做调查员,随后又做了间谍、农民和广告人。晚年隐居于法国古堡。

 

6、 他敢于想像,设计了无数优秀的广告词,至今仍在使用。

 

7、 他说:“永远不要把财富和头脑混为一谈,一个人赚很多钱和他的头脑没有多大关系。

 

写到这儿时,你也许会说这是一个励志故事,那位少年和这位伟大人物是一个人。的确如此,他们是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大卫-奥格威,奥美广告公司创始人。但是,我要说的并不是励志那么简单。

 

我们把上述这两对7个例子一一对应,便会发现它们之间没有所谓成功的必然规律:有的可以牵强地联系起来,比如偷看情书为当间谍做了铺垫,对财富的欲望导致日后开了广告公司,天性友善适合交朋友;有的则完全相反,没有耐性却创造了伟业,身体不好却长寿,智商不高却有着惊人的智慧。当然,我们也可以不一一对应。可是,你看了这位少年的有趣经历一定能断定他会成为伟大人物吗?

 

诚然,这是一个无比渴望成功的时代。正是如此,良莠不齐出版商、书商以及写作者们抓住了大众对成功的渴望心理,不断制造出泛滥的励志书、励志故事,倘若这些成功秘诀真的神奇,那我们岂不都成功了。

 

我并不是反对总结成功规律。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但是我们不能机械地理解。有位著名的企业家说:“市场永远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有位著名的人类学家说:“估量命运的秘诀就是不可估量。”因为,我们总在不断地改变。如果真能准确地预测未来,未来还有什么价值呢?

 

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方式,关键是“认识你自己”。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在两千多年前就说出了这句箴言,我们却自以为是,没有放在心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成功的误区,怀抱着所谓的成功法则,踩着成功人士的脚印,小心翼翼地向前迈进。结果没有靠近理想,反而越走越远。

 

大卫-奥格为什么成功?他的成功在于他顺从了性格,并将自己的特点(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他按照父亲的意愿在牛津大学读下去,他恐怕就成了父亲希望的大学教师,也不会有厨师、间谍、农民以及广告人的经历;如果他没有哮喘和恐惧症的折磨,他未必有那么坚强的毅力和长寿的生命;如果他没有一系列的闯荡经历,他也不会结交那么多朋友(很多都是社会名流),恐怕更难有丰富的客户资源、想象力和创造力。

 

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人的性格、环境、智商、情商、机遇、身分都不一样,怎能拷贝成功?如果说成功有规律可循,那么便是认识你自己、创造你自己、成为你自己。至于运用什么方式,那就只能是“八仙过海,名显神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