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美文欣赏14012号:谁在诱导成功
(2014-02-03 08:08:21)
标签:
杂谈 |
推荐理由: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就知道,很多人的成功经验,跟外界的宣传和别人的总结,是两码事。一些人的行为,与他的成功,原本没有因果关系。但是,闲人总是把某些原因,视为成功的理由。譬如,盖茨大学退学了,他成了世界首富,两者真的没有关系,但是傻逼年轻人,就觉得不上学也能成大款,干脆就不上什么大学。结果,他能成盖茨吗?只能成打工仔。
很多的文字都在误导成功。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前,走自己的路,取得自己的成功。
谁在误导成功
作者:涓子
这里是一位少年的有趣经历:
1、
2、
3、
4、
5、
6、
7、
下面我们再看一位伟大人物的传奇:
1、
2、
3、
4、
5、
6、
7、
写到这儿时,你也许会说这是一个励志故事,那位少年和这位伟大人物是一个人。的确如此,他们是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大卫-奥格威,奥美广告公司创始人。但是,我要说的并不是励志那么简单。
我们把上述这两对7个例子一一对应,便会发现它们之间没有所谓成功的必然规律:有的可以牵强地联系起来,比如偷看情书为当间谍做了铺垫,对财富的欲望导致日后开了广告公司,天性友善适合交朋友;有的则完全相反,没有耐性却创造了伟业,身体不好却长寿,智商不高却有着惊人的智慧。当然,我们也可以不一一对应。可是,你看了这位少年的有趣经历一定能断定他会成为伟大人物吗?
诚然,这是一个无比渴望成功的时代。正是如此,良莠不齐出版商、书商以及写作者们抓住了大众对成功的渴望心理,不断制造出泛滥的励志书、励志故事,倘若这些成功秘诀真的神奇,那我们岂不都成功了。
我并不是反对总结成功规律。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但是我们不能机械地理解。有位著名的企业家说:“市场永远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有位著名的人类学家说:“估量命运的秘诀就是不可估量。”因为,我们总在不断地改变。如果真能准确地预测未来,未来还有什么价值呢?
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方式,关键是“认识你自己”。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在两千多年前就说出了这句箴言,我们却自以为是,没有放在心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成功的误区,怀抱着所谓的成功法则,踩着成功人士的脚印,小心翼翼地向前迈进。结果没有靠近理想,反而越走越远。
大卫-奥格为什么成功?他的成功在于他顺从了性格,并将自己的特点(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他按照父亲的意愿在牛津大学读下去,他恐怕就成了父亲希望的大学教师,也不会有厨师、间谍、农民以及广告人的经历;如果他没有哮喘和恐惧症的折磨,他未必有那么坚强的毅力和长寿的生命;如果他没有一系列的闯荡经历,他也不会结交那么多朋友(很多都是社会名流),恐怕更难有丰富的客户资源、想象力和创造力。
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人的性格、环境、智商、情商、机遇、身分都不一样,怎能拷贝成功?如果说成功有规律可循,那么便是认识你自己、创造你自己、成为你自己。至于运用什么方式,那就只能是“八仙过海,名显神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