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言碎语”之14001号:幼稚到天真
(2014-01-10 12:52:33)幼稚到天真
胡子宏
孩童的幼稚是一种可爱的天真。如果,20岁之后,头脑还是那么简单,那就是幼稚,一点也不天真,更不可爱。
我看到一百多字的微博:如果我有孩子,我一定让他有个快乐的童年,不让他看到任何负能量,让他知道善良是做人第一原则。我不会逼他上任何辅导班除非他自己感兴趣。我不会用成绩来约束他,不会用成功学来灌输他,不会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对比。我要让他怀着美好的纯洁的心灵长大,然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足够。
这是一个20岁出头小姑娘说的话。我给她的微博发评论,她振振有词地反驳。也许她在童年,背负了很沉的枷锁,于是幻想,自己的孩子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类似的一厢情愿的话,我听了N多遍。话语铿锵有力,现实却残酷无情。语言上做巨人,现实里往往是侏儒。这让我想起年轻时的初恋誓言,总觉得自己爱得真爱得深,海枯石烂不变心。其实,几句拌嘴和一套房子,就能击破那些肥皂泡似的甜言蜜语。高谈阔论谁都会,但面对困难,没几个人不会胆怯。
试想,那姑娘将来把孩子生下来,第一是养,第二是教,第三是管。管教孩子,异想天开地把孩子培养成优雅而快乐的人才,实际上,你满足的,只是语言和心理的快感。不信,过几年,你生个孩子看看,马上就知道,此刻的你,幼稚到天真。
你知道什么是快乐?他上网成瘾,视之为快乐,你眼睁睁着让他损伤视力,耽误学业?你干涉他,他就不快乐。善良固然是美好的字眼,但善良与轻信之间,又如何摆布?你可以拒绝任何的辅导班,你可以拒绝用成绩约束他的学业,但是,18岁的金秋季节,当同龄人步入名牌大学的时候,他还会快乐吗?他还会做他喜欢的事情吗?那种人生前途的巨大落差,还会让他的心灵纯洁吗?
真理似的废话,像是加了甜蜜素的饮料,可口却什么营养。很多美好的假定,前提是“如果”。实际上,世上没有“如果”,只有“如此”,严峻的生活考验,就像一根针,戳破美丽的臆想。就像网上流行的很多处世箴言,好听好看,津津有味,但看过之后,你还你,我还是我,没有谁会脱胎换骨,面目一新。
每个人都在长大,有时候,幻想起未来,总难免幼稚到天真。总有一日,那姑娘变成半老徐娘,如果想起20岁的诳语,定会摇摇头,哑然一笑。如果,你是40岁的人,你做了爹妈,也认同这个姑娘的幻想,那你也是没长大的孩子,头脑简单而幼稚,虽然天真,但不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