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从苏老师姑娘的故事看衡水中学
(2013-11-20 15:10:15)
标签:
转载 |
办公室的老师们有意无意说起了衡中,有的持否定态度,说它是地狱,那里简直是对学生进行摧残;有的持赞成态度,说也不能那么说,为什么我们就教不出清华呢?还没轮到我发表意见,坐在角落里的苏老师讲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2009年,她的女儿在衡中读高一。有一天,突然接到了孩子班主任的电话,说孩子违纪了你得来一趟。打接到电话开始,心里就着火了,饭也吃不下,课也不能上,给领导请过假,拎上包就心急火燎地做车出发了。那一天下着小雨,车开得很慢,我心里那个急呀,但一点办法也没有,还没有下车嗓子就起来了,到达衡水已经快12点了。一到门口,就看到孩子在门岗里呆着眼里含着泪正在做数学题。我实在忍不住就跟老师打电话,质问他们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误非得让家长来一趟,是从邢台到衡水不是从东屋到西屋。最后,我了解到孩子犯的错误,是因为感冒嗓子疼在自习课上喝了一口水,正好被学生会检查到了。就是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就通知家长,当时我实在不能理解。
后来,闺女在这样严格的管理下,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香港大学录取了。我一直在想,如果不是那样严格的管理,我的孩子能够上港大吗?我闺女后来提起衡中说:高中三年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苏老师的言外之意是非常明确的:她认可衡中的严格管理。
苏老师闺女的故事引起了我的深思。说实话,在这之前,我对衡中是持怀疑态度的,一直认为它是应试教育模式下产生的怪胎,它的崛起还影响了周边地区的教育平衡。
但现在我想的更多的是,同是在一个模式下,你怎么就没有崛起呢?是的,分数是不能说明一切,但没有分数就一定是综合素质最好吗?我当过多年班主任了,班里那些程度较差的学生中确有品德优良者,他们热爱劳动,为人仗义,具有荣誉感,同时,也不乏德才兼备的孩子。分数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总不能说每年连本二也没有几个的高中是好学校吧!
我们的大学分本一本二本三,那就相当于中学里的快慢班。毋庸置疑,本一作为国家和省市的重大大学,它们占有了相对较多的教育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还有师资和教学氛围,那里集中了莘莘学子中资质上乘者。再看看那些本三和专科就知道了,它们与中学里的慢班没有什么区别,说得不客气一点,那里简直是大男大女们谈情说爱的理想场所。
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难怪家长们对衡水趋之若鹜了,谁不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985”,至少也得“211”吧,而要想挤过独木桥,不严格管理加强训练行吗?
初到金华,我站在反衡水的立场上管理班级实施教学,孩子们可以随便看课外书(看书本也没有错,只是一旦彻底放开,难免有同学在老师正在上课的时候搞地下工作,而他们自己选择的书也良莠不齐),不留许多作业,尽可能地向素质教育靠拢。结果,在期中考试中让我大吃一惊,各科及总成绩大大出乎意料,在年级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会上,我如坐针毡无地自容,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利用语文课的间隙,我把苏老师请到了班里,让苏老师现身说法,讲了她的闺女在衡中的那一次因自习课上喝水而被请家长的事情。苏老师很动情,说,现在,我们的管理跟衡中相比还差很远,如果想要成绩,没有严格的管理那是一句空话。苏老师离开以后,我借机召开班会,分析了我们的现状,提出了我的构想。我告诉大家,为了对得起你们的父母,为了为你们上一个好高中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我们的集体荣誉,从今以后,我不再容忍在老师的课堂上看课外书,不再容忍不完成作业者自由自在,也不再允许违反课堂纪律者逍遥法外,总之,那些不扎实学习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同学将会感到越来越不自在。在这堂课结束的时候,我告诉大家:我会不定时抽查作业,发现8次不按时完成作业者,将通知该同学的家长来校配合我共同给你做工作。
苏老师闺女的故事和我前一段的亲身经历使我改变了对衡中的态度,尽管我对衡中内部的管理还只是道听途说一知半解,但可以断定,在目前相对公平的考试模式下,本科一批上线率86.9%,本科二批上线率98.2%的成绩绝不是白来的,那惊人的数字里一定包含着严格管理和科学施教。
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谨慎地适当地向衡中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