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学有何不可——衡中学生真的“高分低能”?
(2013-06-09 09:45:37)上面这段话,是石家庄一位朋友在我博客里的留言。他让我阐述一下衡中拼命学和另外中学的素质教育为先,两者高中教育道路的优劣。我上午不怎么忙,于是就随便敲这么一篇。
首先,说说衡中模式。衡中模式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全力以赴对付高考的模式。这是一种应试教育体制下,最符合学生成长的模式。它的表现基本有5个方面:一是一切的课题和考试活动,都是针对高考而来。它的考试模式都是针对高考。二是严格的管理,规范学生的作息和学习节奏,尽可能保证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在保证学生有8个小时睡眠的前提下,学生学习的时间,应该说到了极限。三是强有力的舆论氛围和拼搏进取的号召力,激励着学生以学习刻苦为荣,以懈怠学业为耻,以考清北港为荣,以学习落后为耻。四是丰富的课外活动,保证着孩子在枯燥的学习之外,充分汲取外界的营养。看看衡中的网站就知道了,人家不是在一味地学习,这个厅,那个馆,都是经常占用,举办各种活动的。高一80里远足、高二成人仪式、高三百日宣誓,都是极为动人心魄的活动。五是这个学校具有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追求卓越,貌似轻飘飘的一句话,但是在学生看来,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因此,衡中三年,学生们的压力很大,但是内心都憋着一口气,一口争强好胜的气,使得这些孩子一直要追求领跑的位置。累不累?累。但是,累了之后,收获的更大。
我也注意到,不少人认为“衡中死读书,即便是拿了高分上了好大学将来也没有竞争力”。我对此有些不解。也许,这些家长所言,一是对“高分低能”的误解,认为学习好的学生,自然是高分低能,二是总是从所谓的教育理论出发,认为那些死读书的孩子,将来就没有竞争力。当然,也有人在招生中,对衡中说了些不够公平的话。有的老师是这样说的——要想考上清北港的,那就到衡中吧;要想考上清北港而且毕业后能顺利找到工作的,请到我们学校来吧。
在我看来,衡中不是死读书。那些说人家死读书的,是觉得学生学习时间长,有些死板。谁见到过衡中学生读书成了傻子呢?相反,就河北省范围而言,还有哪个学校能比衡中学生更自信呢?还有哪些学生,比衡中学生更加牛X哄哄地喊响考清北的口号呢?
其实,既然是读书,就是要坚决,就是不要分心,谁投入的精力多,谁刻苦,谁的分数就高。自己舍不得让孩子“死读书”,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却断言衡中学生高分低能,有点凭空臆断了就。
其次,衡中学生的家长,似乎并不认同孩子死读书且将来没有竞争力的说法。更多的衡中家长在说,哎呀,不到衡中,不知道衡中的管理多么好,不到衡中,不知道衡中的学习气氛多么强。换言之,孩子考了高分,让自己孩子去别的学校读高中,有后悔的,但是去衡中的学生,没有后悔的。有的女生适应不了衡中的环境而退学,但是,退学后到了其他学校,很快就有后悔的。
目前,尚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衡中的学生在毕业后,生存上没有竞争力。我想,一个能够刻苦学习的学生,进入社会后竟然没有生存竞争力,似乎有点天方夜谭。举个例子,经过3年的高中学习,别的学生考上了本一,衡中的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那么,在档次不同的学校,学生掌握的技能也分出了档次,4年大学,两者又拉开了一个档次。大学毕业后,谁的竞争力更强呢?结局不言而喻。
我们家长要记住,生存能力不是旷野里的探险,而是职场上的技能和学识。具体而言,在每一个学生走出校门之后,乍一闯荡社会时,就业能力上,本一比本二强,211比普通本一强,985比211强,名牌985比一般的985要强,清北港比其他985院校要强。衡中的学生能考上名牌大学,你的孩子考上了本二,你家孩子比名牌大学的学生存在着几个档次的差距,如果你喊着衡中学生生存竞争力不够,那只能说,你家孩子确实很优秀,或者,你把就业的竞争当成了体力的竞争,当成了处事的竞争。
第三,石家庄的朋友让我“阐述下衡中的拼命学和另外中学的素质教育为先的两种高中教育道路的优劣”。实际上,这位家长就是被所谓的素质教育迷惑了头脑。
什么是素质教育呢?谁能说得清呢?实际上,中国普天下的中学,都是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走着应试教育的路。素质教育,无非在淡化分数的重要性,提倡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这些年来,素质教育从来没有一个评定的标准,在素质教育的迷惑下,谁放松了课业的学习,谁就是傻蛋一个。因为,对于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而言,高考是迈向社会,追求进步,实现生存阶层提高的惟一途径。
要想改变自己的生存阶层,在封建社会,靠两条路,一条是造反,一条是科举。时下,我们这个时代,造反似乎是绝路一条,剩下的,只能是高考了。因此,石家庄这位朋友,还在比较衡中的拼命学与其他学校素质教育为先,视野太狭窄了。现在哪有学校是真的素质教育啊?升学率一下滑,好学生就立刻大量流失,校长立刻没有了政绩,谁放松升学率,谁忽视应试教育,谁就是混账校长。
衡水校长说了一句醍醐灌顶的话,让我们家长要永远记住——衡中抓素质教育,必须要让学生有考个好成绩的素质;衡中的学生素质好,首先要有考高分的素质。
因此,对我们家长而言,最怕的不是衡中的学生多么苦,多么累,最怕的不是衡中的毕业生缺乏竞争力,最怕的是,我们的孩子进入衡中学习太难了——难得令我们吃不上葡萄,只好说是葡萄是酸的。
因此,对我们家长而言,在选择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根本不用想什么素质教育,想什么孩子未来的生存竞争。我们只去想,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能让我们孩子考上好大学的学校,就是好学校。评定一个学校是否好学校的惟一标准,就是升学率。能把升学率提高的学校,校园文化、学生食宿、安全卫生都一定会不错的,人家的素质教育也不会差。
衡中自然也有管理上的不足。譬如上次接孩子,就遇到几个衡中的学生,找外地学生的碴儿,声称“别忘了,你这是在衡水。”如果让教育处的老师发现,这几个学生肯定就要回家反省,接受严肃处理了。衡中学生冲动起来,也会推搡。衡中也有素质差的学生,也有对学习懈怠的学生。只是,上述现象的比例,比起其他高中,要少了很多。
最后提一下胡小鹄。现在看来,两年前胡小鹄进入衡中学习,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胡小鹄裹挟在衡中学生奔腾的洪流中,一路向前。而我,在他后面扬起鞭子,驱赶着,不至于落在队伍后面。如果在别的学校,即使考在前列,也未必有时下这种刻苦的学习态度,也难以找到如此多的,根本不会超越的学习尖子作榜样。衡中的牛人太多了,他跟着马跑,总算跑出了驴的速度。胡小鹄不是顶尖的学生,不会考上顶尖的院校,这一点,我心里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了。但是,刻苦了,结果不会很差。
前一篇:胡老师作文班2013年暑假安排
后一篇:一张30年后就会遗忘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