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时加倍刻苦,高考顺其自然

(2013-06-06 22:02:07)
刚读了衡水朋友郭俊禹的博文《高考啊,高考》,心里很不是滋味,胡乱敲一篇文字,算是消磨时间。

老郭的小儿子在衡二就读,就成绩而言,确实不能像我这样可以在博客上显摆。我们俩有个共同的特点:都在博客上记述着孩子高中三年就读的历程。我们都不怎么遮掩,我儿子成绩好了,我就信笔由缰地写高兴的心情,成绩不好了,我就显露出焦虑和纠结。老郭记述的,多是为孩子操心的感受,他儿子成绩不出色,也不遮掩。

相比起老郭的老成持重,我的率性坦白,就显得张狂了点。河南漯河一个朋友,初中语文老师朱建伟对我说,你有时候过度张扬,有时候又谦虚过度。我说,我张扬的都是有把握的事儿,对没把握的事儿,则适当低调,对于八字没一撇的事儿,则只当作一个目标。关于孩子的教育,我的原则是,目标远大一点,平时刻苦一点。换言之: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只能得其下。相信,我和老郭对孩子高中三年的记述,都可以在合适的时候,编成一本书,让那些文字,承载着我们作为父亲的心灵苦乐。

我和老郭呈现的一个特别鲜明的差别是,我是极为强烈地要求孩子去刻苦,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老郭呢,则对教育环境和周遭的一些不乐观的因素,表现出较多的褒贬。在他的《高考啊,高考》,他再次写出了高考压力带给孩子们的不良反应。确实,高考来临,全民紧张,家长紧张,孩子更紧张。在紧张的心理压力下,有的孩子则会出现比较极端的行为。有的孩子跑回家,不参加高考了。更有甚者,个别成绩不错的学生,也会出现寻短见的行为。我们两个当爹的,都对各自的立场有所扩大,我是极端地提倡刻苦学习,把高考当成战场。他是对教育体制和学校内的一些不良现象,表达出扩大的担忧和纠结。

我对儿子的一次月考成绩,就关注得有点紧张。成绩不出来,就牵肠挂肚。成绩好了,就要求孩子继续努力。成绩不好,就对孩子批评几句,提出严格要求。其实,有些熟人私下曾经议论过,老胡这么注重孩子的成绩,要是胡小鹄有朝一日考砸了,看他还怎么显摆。呵呵,其实想一想,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求其上”,没有求到,得了“其中”而已。心情沉重一阵子,很快就会坦然。某种不良的结果来了,郁闷几天,那就接受现实。

那么,高考定终身,我怎么看待高考呢?一句话:平时加倍刻苦,高考顺其自然。

我分析,在高考考场上,难免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一般,但是高考来劲了,会来个触底反弹,轻装上阵,结果赢得出乎意料的好成绩。去年衡中,有个考生,考前的模拟考试还是1000多名,结果高考来劲了,触底反弹,考上了清华。另一个极端是,有的优秀学生,日常成绩不错,高考偏偏发挥失误,结果梦寐以求的名牌没有考上,走了个稍差点的名牌。这两个极端都会存在,让我判断,都不会超过百分之十。

刨去两个极端的百分之二十,剩下的百分之八十,考的还是真正的实力。我参加过高考,高考头一天,1986年的7月6日晚上,天气闷热,我竟然到了两三点才睡着。那三天的考试,就是那么糊糊涂涂地闯过的,没有什么感觉,就成了做卷子的机器。当时就是跟着感觉走,有的会,有的不会,会的做下来了,不会的就是不会做——反正把卷子都答得满当当的。后来就等成绩。当时,学校派老师去石家庄的阅卷现场偷成绩,然后通过长途电话传到学校。6科,史地政英先出来,我的分数在班里名列七八名,一下子让我傻眼了,甚至有老师据此成绩也说我翘尾巴了。孰料,当我以为高考大失所望的时候,通过正常渠道的高考分数下来后,我的语文列全校第一,数学也超过了一百。如此下来,我的分数名列第二,超过了所谓的重点分数线。就当时的情况看,考生们的成绩,与平时的成绩基本上是等同的。

对于明天参加高考的考生而言,内心的紧张是不言而喻的。这种紧张,是必然的,心理医生也解决不了。怎么办?没什么好办法,跟着感觉走,进了考场就不紧张了,看见卷子就不紧张了。对于任何考生而言,难免会有一两科考砸,但别忘记,你这门考砸,那门就会有可能出奇迹。就像我当年的英语,别人好几个考了90分以上,我则考了84分。要知道,当年我在高二高三,英语成绩得了六连冠呢。现在提起来就郁闷,现在还觉得阅卷出了问题。但是,没想到,英语砸了,语文出奇地好,超过了期望值10分。

迷迷糊糊地考,清清醒醒地做题。看见考卷,内心就全神贯注地做题。考了这门,不管好坏,马上投入到下场考试。考完以后,轻松一口气,不去查分,也不估分,单等高考分数下来。反正分数下来后,才报志愿呢。

有的家长,有的考生会担心,孩子发挥失误怎么办?放心吧,发挥失误的可能性,大约是百分之十,即使有一科发挥失误,还会有别的科发挥出色呢?不可能每一科都发挥失误的。

考场上拼的还是实力。那些题海,那些卷子,都不是白做的。你做的卷子多,你对做题的感觉就比较熟悉。你闯荡的考场多,高考考场也就不怎么困难。你紧张,其实是高考重要性给你的一种心理暗示而已。真到了考场,做起题来,那就不紧张了。尤其是对优秀学生而言,高考的那些题,百分之八十,是日常做的卷子的题,搬到高考试卷上而已。比考生更紧张的,是我们这些期望值比较高的家长而已。

我们要相信,日常的刻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谁也不要做那种触底反弹的美梦,那种个例太少了。孩子们只要正常发挥就足够了。一般来说,你家孩子在前20到50名晃悠的话,高考的成绩,顶好是20名,顶差也是50名。

这就应该引起学生和家长的警觉,平时的考试,一场也不能放松。因为,平时的一场考试的失败,就意味着你在高考说不定也有可能失败呢。平时发挥出色,意味着高考也有可能发挥出色,只是因为心理压力大,发挥出色的可能性小了点而已。因此,我们这些家长也罢,我们的学生也罢,必须在日常就要重视考试,日常的考试,就是为高考做铺垫的。

高考又到了,很多家长,像衡水的老郭一样,内心有点紧张,生怕孩子发挥不好。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也会为孩子的高考而紧张,甚至,比别的家长还紧张。我想,我所做的就是,在未来的一年,要求孩子尽量多地考好模拟考试,尽量多地不要在名次上出现太大的浮动。孩子必须把题做足,把卷子做熟练,只有这样,高考的时候,成绩也许就可以取一个平均值,去判断孩子的高考成绩是好是坏。

如果孩子真的发挥不好,或者就是成绩再也上不去了,那也没办法。人与人之间,就是有着各式各样的差异。对我的孩子而言,我们就竭尽全力地去努力了,而且这个过程中很清醒地感知到自己不是尖子生的水平,那就认命了。

记住,孩子们,在认命之前,必须竭尽全力地去刻苦学习,去用卷子铺出来通往名牌大学的路。日常下够了功夫,高考总归不会太差。也许,更多的学生不会像衡中的清北学生那样大讲学习经验,但我们问心无愧,也就足够了。

老郭一句话说得很对。他说:高中生活,那是刻骨铭心的煎熬,真实的状况并不是一言能说明白的。那些所谓考上好校的成功学子,就可以随心所欲,口吐狂言,成了耀眼的名人;而那些战败的学子,就会在后悔、明白中消声匿迹了。

我想对儿子说的是,我们可以战败,但是我们必须败得明白,而不是后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