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难尽的作文打分
(2013-05-26 20:48:31)你无法左右阅卷老师的打分,无法左右阅卷老师的心情,你只能左右自己的作文。23中语文老师侯西彪如是说。
今天晚上,23中资深语文老师侯西彪莅临寒舍。斯时,我的客厅还剩下4个学生在写作文。侯老师莅临,4个学生也先后写完了作文,我给学生们的作文打分,然后再交给侯老师提意见。
今晚的作文题目是《不变的是————》。这篇作文很难写,一是素材上,最好选材自身的生活体味,力争以小见大;二是从变化中体味不变,抒发对生活的认知;三是要有描写,语言要生动;四是要写出生活中动态的变化,提炼不变的东西。好多学生写得没有味道。
H同学写的是《不变的是风油精的味道》,写从小到大,大人为自己涂抹风油精防止蚊子叮咬的经过。作文写得流畅,分总结构,但是末尾扣题就短短两句话,议论和抒情少了些。卷面分我给了7点5,内容分我给了36,总分43点5分。我把卷子交给侯老师,他看了一遍,果然英雄所见略同。他也指出,末尾抒情扣题有欠缺,字数略显不足。如果是他打分,可能分数会降低一两分。
L同学写的是《不变的是家人的关怀》,是小标题作文,小标题先后是母爱、父爱、慈爱。我一看,就有点叫苦,题材太老化了,一点也不新鲜。我给了一个7分的卷面分,就交给侯老师提意见。侯老师果然告诉学生,这个题材,看得都腻了,太老了,太俗了。老师们也舍不得打高分。
F同学写的是《不变的是母亲的叮咛》,是小标题作文,题目分别是“雨天”、“雪天”、“风日”。我给他第三个小标题,改成了“风天”。这篇作文结构很整齐,小标题起得不错。因为卷面不够好,我给了6分,内容分我给了36分,总分42分。侯老师果然对这篇作文比较欣赏。
M同学写的是《不变的是金色的麦浪》,写了从小到大经历的麦浪,有描写,有叙事,末尾的扣题和抒情也不错,字数也足。卷面分我给而来7点5分,内容分我给了36分,总分43点5分。这篇作文,侯老师认为分数高了点。我坚持我的看法,认为描写不错,结构也合适。
于是,我们就聊起来中考作文打分的话题。侯老师说,作文打分很蹊跷,很有意思。每个阅卷老师的关注点不同,兴趣点也不一致。这个老师打分,也许就是43分,那个老师打分,也许就是41分。侯老师说,你无法左右老师的阅卷心理和兴趣,你只能左右自己的作文。我理解的是,学生必须按照阅卷老师的心理去写自己的作文,不能由着自己的爱好来,否则你的分数就会偏低。
侯老师把四篇作文做一比较,说了个很有意思的事儿。他说,假如阅卷老师先读的是F的作文,给了个高分,接着看H的作文,也许就稍低一分。如果换过来,先看L的作文,给个低分,接着再看H的作文,就会眼前一亮,给个高分。作文的分数其实一点也不“庄严”,就是刹那间老师的感觉。
但是,自己的作文就是由自己左右的。我跟侯老师阅卷的兴趣点可能不同。譬如,我就喜欢学生们写得一手好字。如果作文卷面好,分数容易偏高。侯老师可能对素材的新颖感兴趣,如果作文写得角度好,结构好,素材新颖,他肯定会给高分。这种阅卷老师的兴趣点的偏差,肯定是存在的。对学生来说,可能就会有“冤案”,可能就会有“奇迹”。
但是,学生毕竟可以左右自己的作文,卷面好,结构合理,末尾扣题到位,语言生动,题材新型,描写细腻,这些能把所有老师的兴趣点圈住。我想,我和侯老师在打分上的一些偏差,既说明阅卷老师的兴趣偏差,也在提醒孩子们,写作文不能投机取巧,必须整体提高水平,满足阅卷老师的兴趣点。
卷面和语言,依然是孩子们最难解决的一大关。今天我问到了两个初三学生的二模作文分数,果然猜的不差。为什么这么有把握呢,我知道他们有的写字不好,卷面不整,就是40分左右的水平。另一个写字不错,但是语言上不去,也不容易得高分。作文最容易掌握的是结构,就那么几种明摆着呢。但是,语言和写字,真的不是作文老师在一年半载就能解决的。学生们从小至大的阅读和练字,太重要了。这应该引起我们很多小学家长的注意和重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