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十四岁的亲密接触
金华中学初二(25)班
刘楷祺
少年不识愁滋味。——题记
十四岁,多么美好的花季年龄!既没有初一的苦苦摸索,也没有初三的苦闷焦虑,十四岁,是一个过渡,更应该是一段温暖的时光。
我们的十四岁,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上课时当个好学生认真听讲,时而点头,时而摇头;待到下课时,自然就把好学生的“面具”摘下,当一个好玩好闹的“野孩子”,陀螺、瓶盖等小玩意儿通常也能引出一大段欢笑。几个死党聚在一起开“小会”,叽叽喳喳,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各自喜欢的话题,不亦乐乎。
我们的十四岁,应该是活泼好动的。上课时总有某个同学的某句话搞得大家忍俊不禁,老师也不例外。那些银铃般的笑声仿佛使教室里的一切都生动起来,富有了活力。下课时,拉着死党一溜烟就往“秘密基地”跑,无视后面拉着的那位的“慢点!慢点”的叫喊声,感受着风温柔的抚摸,突然觉得,其实这种感觉还不赖。
我们的十四岁,应该是懂得“一张一弛”的。玩就痛快的玩,学就痛快的学。不要为了那个好成绩就把自己埋在“学海”里,不见天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必竟十四岁的我们也还只是个孩子。
今天,我与自己的十四岁亲密接触,蓦然发现,我的十四岁原来是这样的——
我们的十四岁,却是“压力山大”的。都知道,我们的成绩、能力与未来我们的命运挂钩,若现在不努力,长大就会“徒伤悲”了。也正因如此,上课时我们对知识渴求的眼神火热地像是要灼伤老师的身体;下课时,教室里除了几个贪玩的同学几乎都在教室里努力奋战,写着似乎永远写不完的练习册,背着似乎永远背不熟的课文,去办公室“打扰”似乎永远都能见到等候着我们的各科老师……
我们的十四岁,却是“宅”在家里的乖乖女。不是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不再对我们有吸引力,而是在那小小的屋里、那一摞摞书里,有我的责任。对于祖国绮丽的大好河山,对于神秘的异域风情,对于各国的特色建筑,我们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亲自驻足,只能通过那一张张小小的照片来窥视那里的一米阳光,一角风景……
我们的十四岁,我们身不由己。并不是所有自己想得到的、想成为的都会成真,并不是付出了努力就会得到等值的收获,并不是幸运女神总是垂青于自己。这一个个“并不是”像荆棘一般刺伤了我们的心,留下了几滴鲜血,在我们心上刻上了深深地烙印……
十四岁,这个年龄“美好”的有些残酷。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又是谁给了我们“识愁滋味”的契机?
我们的十四岁,静静的邂逅在我的生命里,却唯美,而忧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