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邢台市初三一模二模作文题浅析

(2012-05-17 18:04:27)
标签:

杂谈

邢台市初三一模二模作文题浅析

 

近两个月,初三学生进行了两次中考模拟考试,一模的作文题目是《阳光总在风雨后》,二模的作文题目是《从       身上学到的》。两个作文题目,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同时透出了中考作文的一些共性。下面,本人从自己指导学生备考中考作文的角度,进行简单的分析。

 

顺便说一下,笔者不是专业的语文老师,讲不了太多的教学规律,只能从写作的角度,从作文备考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此外,我也没见到作文原题,可能对资料领略不全,难免说偏,因此,本文仅算是俺的闲来之作。

 

一、两篇作文题目给备考中考作文的启示

 

第一、中考作文,重点准备记叙文的写作,而且注重叙述事例背后,蕴含着什么哲理或品质。“阳光总在风雨后”的哲理,便是“苦尽甜来”、“克服困难才有收获”。“从某某身上学到的”便是你从描写对象上,领略到什么品质。

 

第二、“第一人称”的作文写作,是初中作文的必需。从这两篇作文题目看,一旦写成记叙文,都易于用第一人称写作,很易于抒发感情,提炼生活哲理。尤其是第一篇,必需在末尾强力抒情,刻意扣题。

 

第三、对于记叙文的备考而言,无论怎么准备,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启迪意义的事例,是最有说服力的。这两个作文题,都在检查学生的人生自我感悟,引导学生提炼出自身经历中的亮点。如果对所谓备考作文进行机械的抄搬,就容易指猫画虎。如果进行套改,备考作文必须有自己的特点。也就说,作文必须有自己的个性,人云亦云,没新意,分数就不会高。

 

第四、就初中作文而言,叙事、描写能力极为重要。这两篇作文,都要求学生在末尾扣题和抒情。而要想把这两篇作文写生动,必须有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

 

当然,两篇作文还有不同处。一模作文《阳光总在风雨后》,叙事和说理俱备,有益于思辨能力强的学生写议论文,如果学生写成“战胜挫折方有成功”的议论文,甚至比记叙文更容易得高分。《从       身上学到的》既可以有重点地记叙,也可以写并列段结构,但是写成议论文,则比较勉强,难度也大。

 

看了这两篇作文,我感觉,假如考生能把去年各省的中考作文题目熟悉了,那么,今年的中考作文基本不会遇到困难。

 

二、一模作文《阳光总在风雨后》的写作剖析

 

这是典型的虚题实写的作文类型。阳光,代表着成绩、收获乃至成功,风雨代表挫折。

 

虚题实写,对中学生而言,是很大的考验。学生必须寻找到“对照点”进行描述,然后还要在叙述完“对照点”后,对主题进行死啦硬拽的扣题。否则,就容易被阅卷老师视为跑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篇作文作文近似于“坑爹”,因为学生多数可以想到写一篇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记叙文,但是,作文段落中,尤其是末尾的抒情,要扣上“阳光总在风雨后”,对一般的学生而已,确实勉为其难。我在百度上搜到了这个题目,这是以前的中考作文,网上的范文也罕见精彩之作。

 

这篇作文的写作要素,就是要学生选择亲历的体验,写出克服困难、经历考验后,取得了成功。如果学生能联系《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作文就会鲜活许多。

 

这类作文是回顾以往经历的,可以是总分总结构。如果是分总结构的,建议写一篇精短题记。这种作文,末尾如果缺乏了抒情,作文的主题就不够升华。因此,学生必须“糊膏药”。

 

当然,这篇作文写成议论文未尝不可——学生可以论述成功者都是战胜了挫折,才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用“点正反深联结”和并列段结构,都容易写成一篇比较完整的作文。

 

三、《从       身上学到的》的写作探究

 

这篇作文题是谁出的呢?金华的?7中的?抑或是市教研室的专家?总之,我们要为这个出题的老师喝彩。它像去年的中考试题《陪伴》一样,没有为难学生,使学生有话说,有事讲,有感情可抒发。学生不会有“无米下锅”的感觉。

 

关于这篇作文的补题,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物,写一个典型的人,发生的典型的事,使你感悟到什么哲理,有什么收获。另一类是写物体,有形态的物体,譬如松柏、杨柳、雕塑等,这类物体应该有象征意义。一些无形的东西,如智慧、美德、理想等,不适应补题,因为有“身上”两字,一些不成形的概念,不好用来补题。

 

从作文结构上,这篇作文的灵活性很强。一是“总分总”和“分总”结构,叙述一件或几件事,归纳出自己的收获即可。末尾要抒情扣题。二是“总分总”并列段结构,写从一个对象身上,领悟到几类感悟。三是小标题结构,内容同上。四是书信体。等等。

 

这篇作文确实容易写,但是越容易写的作文,创新越难。这就需要学生在补题上掌握多种技巧。学生既可以写上具体的“父母、老师、同学”等,也可以补上“动物、植物、自然界物质”等。此外,也可以补上“他”“他们”“你”等等。高水平学生,不会填上司空见惯的名词。

 

啰嗦了半天,这类作文,让我写,也未必写好。600多字的作文,升华出深刻的主题,我做不到。因为,我随便一写,字数就容易超了。此外,用惯了电脑敲打,拿笔写,好像提笔忘字,思维衰老了。不过,琢磨作文这几年,给个题目,马上就意识到该怎么写,似乎不是困难了。

 

不知道初中的语文老师是否同意本文的见地,敬请方家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