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中谍4》中的惊险和高科技

标签:
杂谈 |
令人赞叹的惊险和高科技
《碟中谍》,以前我也看过它,看完《碟中谍4》之后,我又专门复习了一遍。就像“出租车系列”和“速度激情系列”一样,起初我不怎么感冒,但是看了几个续集,一个比一个拍得好,我就开始上瘾了。我也记住了,《碟中谍》的主演是汤姆·克鲁斯。当然了,另外几个主角也蛮著名的,女主角很漂亮。他们的名字我记不住,只是面熟。
前天看《碟中谍4》,实属偶然,但进了新鼎影院,影厅居然爆满。坐下来看,才想起,我几年前,好像看过这个系列。好电影,尤其是大片,总能用悬念吸引观众,这部电影也不例外,通篇的打斗和盗窃,以及谍战中的斗智斗勇,让我紧张得喘不过气。甚至,我在想,要是我到了七老八十的年龄,我还能看这种口人心弦的片子吗?
故事情节毋庸赘述了,凡是看到我这篇影评的人,都可以在百度中查到影片梗概。这个电影第一吸引我的是惊险。主人公们潜入克林姆林宫,去盗窃核弹的密码,他们躲过警卫,穿越了层层障碍,末了一无所获,而且还被人逮住了。人到中年,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恐高症,这部电影,竟然把拍摄地弄到了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演员们从楼外面的墙壁上,靠那个有吸引力的手套,一点一点地爬到110层,脚下就是“万丈深渊”,我大脑都有点发晕。末了,直升机竟然开到了隧道里,鬼知道他们是怎么拍了那些镜头。
惊险的场面看多了,也就不足为奇,但是,惊奇的是间谍们用的高科技。手套会牢牢地吸住玻璃,任你攀爬。当然,手套的电容量是有限的,正攀爬着,忽然没电了,弄得观众心头一紧。间谍们弄个笔记本,然后连接上别人的电脑,就能控制电梯,甚至还能控制整个建筑的各种设施。间谍们打开随身携带的包包,里面装的都是高科技的玩意。譬如他们潜入克林姆林宫,竟然在走廊里,以假乱真地弄了个假走廊,而警卫人员睁着大眼,分辨不出。一个外表粗糙的火车车厢,在经过了身份识别后,进去,竟然是一个装满了高科技玩意的房间。一个薄膜粘在眼球上,竟然是照相机,眨眼一下,所看到的东西就能在另外的一个皮箱里打印出来。现实中,类似的东西很难出现。即使我们不相信影片中的高科技,但是影片的想象力,也足以令人惊叹不已的。
情节的诙谐和幽默,也非常逗人,让观者在紧张之余,多一份轻松。西方的诙谐与中国电影的搞笑总是有区别的。西方的那是幽默诙谐,中国电影的搞笑,那是挠你的胳肢窝。相比之下,西方电影高明多了。中国电影,似乎没什么逗乐的。香港的还好,这里不再赘述。
让我们记住《碟中谍》系列吧,很久没有看过这样过瘾的电影了。忍不住从第一部复习一遍,觉得第四部比第一部拍得要好。这种电影,整篇充满了悬念,而且整部电影的情节——大情节、小情节——都是让人把心提到嗓子眼上。我们明知道电影是假的,我们明知道,即使主人公在影片中摔死,与我们观众也无关,但是,内心就是被揪得紧紧的,放不下,难以喘息。等到电影结束,我们才会点头称赞。这部电影,简直是拍绝了。如果接下来继续拍第五集,不知道导演还会想出怎样的高招,把情节拍得更加紧张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