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之批判
(2011-05-22 22:36:07)
标签:
杂谈 |
今年春节后的几个月里,在20多期《非诚勿扰》中,第一位出场的男嘉宾,无一例外地被灭灯出局。即使他们学历出众,外表俊朗,也遭到女嘉宾纷纷灭灯。我冒昧地揣摩,节目刚刚录制,女嘉宾们还没露够脸,如果被牵走,是否觉得太缺乏广告效应了呢?
《非诚勿扰》,游戏而已
胡子宏
我说的《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的一档娱乐节目。这个节目试图让我们相信:男女青年无论经历过多少感情波折,都还有浪漫的心境,用20分钟的时间,玩一次一见钟情。
去年,我还喜欢《非诚勿扰》。我没想通过这样的节目,接受什么教育影响。它就是用来娱乐的。主持人的诙谐幽默,现场气氛的热烈融洽,男女嘉宾的真实表白,节目细节的谋划设计,都比较吸引人,也不乏亮点。其他电视台模仿《非诚勿扰》,总是形似,无法神似。即使是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也是在东施效颦。从娱乐效果上看,《非诚勿扰》在相亲节目中独占鳌头。
娱乐节目最忌讳的是,你明明是在“卖狗肉”,却硬去唱“挂羊头”的高调。《非诚勿扰》与爱情死拉硬拽地牵扯上,男女嘉宾们玩的却是游戏。越玩,这种游戏越是显得不伦不类。爱情是一种责任,是婚姻的前提,是居家过日子的基础。《非诚勿扰》展现的,仅仅是一段时间内,男女嘉宾的调侃与形象展示。随着几阵灭灯和问答,有的男女嘉宾就会牵手离开。这个过程,就像吃西餐,嚼大蒜,不管你胃口是否舒适,视觉上都显得不够协调。
《非诚勿扰》营造的,是男女嘉宾的一见钟情,不过,当爱情被沾染上十足的物质利益时,你能指望爱情保鲜吗?
今年春节后的几个月里,在20多期《非诚勿扰》中,第一位出场的男嘉宾,无一例外地被灭灯出局。即使他们学历出众,外表俊朗,也遭到女嘉宾纷纷灭灯。我冒昧地揣摩,节目刚刚录制,女嘉宾们还没露够脸,如果被牵走,是否觉得太缺乏广告效应了呢?我还注意到,一些女嘉宾长期赖在录制现场,一直没有牵手成功,是她们的标准太高呢?还是刻意在这档热播的节目中多露脸,来营造一种明星的气场呢?
我注意到,女嘉宾们的素质良莠不齐,有的长期赖在台上,有的标榜自己的个性,有的言语极为苛刻,对男嘉宾出言不逊。其实,《非诚勿扰》也注意到女嘉宾的上述倾向,已经避免向某个女嘉宾聚焦,但是,总有些女嘉宾在哗众取宠。
上海的一位博士生,在《非诚勿扰》中牵手成功。原以为他与女嘉宾会成为一对伉俪,后来读了博士生的博客,才知道,他与女嘉宾牵手后,现实中只是发过短信,再无进展。毕竟,节目中的眼前一亮,与现实生活中的深入交往,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时下,《非诚勿扰》陷入尴尬境地:漂亮的女嘉宾各具特色,她们的胃口被吊得很高,对男嘉宾的挑剔很苛刻,而优秀的男嘉宾越来越少,男女嘉宾牵手成功率越来越低。于是,节目组只好扩大“选材”范围,将视角伸到了海外,追求相亲节目的国际化。
《非诚勿扰》演得天花乱坠,游戏永远还是游戏。像我这样的中年人,早已不相信那种貌似神圣的标榜。不过,它给男嘉宾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你没有俊朗的外表,没有万贯的家产,没有突出的学历,没有车没有房,你只能被女嘉宾灭灯。
至于志同道合、举案齐眉,这么美好的字眼,在《非诚勿扰》中早已渐行渐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