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歪门邪道:告诉你怎么指导孩子报高考志愿

(2009-06-29 18:23:34)
标签:

杂谈

几天不写博客,就有人催我,说愿意读我的忽悠。于是下班后回到家敲打一篇。今天说说高考填报志愿的一点歪门邪道。

 

高考结束了,紧接着就是考生们报考志愿了。如今,我报考高考志愿已经过了23年,我悟出了一点门道,希望各位家长参考。

 

一、首先确定,你的孩子是女生还是男生。你的孩子是高分还是低分。

 

这个好办,性别问题不用考虑。分数也早已板上钉钉了。

 

二、如果是高分的男生。那就要去找好专业或者孩子喜欢的专业去报。因为,高分的男生都不是笨孩子,4年以后顺利毕业没问题,即使就业面临着困难,孩子随便一闹,还可以考研究生。因为,孩子大学毕业才22岁,不会面临婚姻的选择,再拼搏几年,图个好工作,也有的是时间。即使期间谈几次恋爱,也当作婚姻恋爱前的练兵。好男儿志在四方,所报的学校,远点,近点,没关系。当然了,最好是大城市,城市越大越好。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等,最好是省会以上的城市。

 

至于结婚,30岁也不晚。

 

这句话是对男生家长说的,但请女生家长也记住我上面这几句话,接下来有用。

 

三、如果是高分的女生。记住,我的建议是,去最好的学校,专业不专业,可相对忽略。因为你的孩子未来无论是不是考研究生,从18岁到25岁,肯定是恋爱时期。说实话,你的闺女在这几年,也就接触上百个男生作为她的择偶对象。为什么去最好的学校呢,我以为,应该把闺女放到优秀男人扎堆的地方。你闺女接触的优秀男人有多少,那么她的境界就有多高。

 

婚姻的“换届”,对男人往往是好事。优秀的男人离婚,他可以从容不迫地选择比他年轻10岁8岁的优秀女孩子。而女人离婚,一旦超过了岁数,她越优秀,对婚姻的选择越是一种危险。因此,女人的婚姻,最好一步到位。让你的孩子结识优秀的男人,嫁得好比干得好更实用。

 

四、分数中等高的学生怎么办呢?

 

好办。如果是男生,那么就去人数多的大学校,学校的学生人数越多越好。为什么呢?因为男生将来是要闯荡世界的,上了人数多的大学校后,可以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将来谋求一个好工作,也可以继续考研。即使将来没有好工作,没有考研,这个人数多的大学校,同学多,人脉资源盛,他拥有那么多同学,等他到30岁立业后,该拥有多少人脉关系啊。

 

举个例子吧,我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首届毕业生,我的同届同学只有200人,即使加上前后两届的专科生和本科生,我所熟悉或者认识,或者拉上校友关系的,撑死也就是上千人。如果你是河北大学毕业,你在学校呆的4年,那一批学生,不管认识不认识,都可以看做自己将来人脉资源的仓库。这一对比,差别就大了。

 

如果是女生呢?我个人认为,一是可以参考上面男生的选择。二是,最好选择距离家比较近的学校,最好是大学校。距离家近,一是父母放心,想看看孩子,周末坐车就去了,当天晚上就能回来。二是,将来孩子就业,距离家近,等父母老了,女孩子可以照顾一下。俗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好女儿那就最好将来有个温暖的家庭,早点成家,让父母放心,别让老人操心就是了。

 

至于专业,我觉得如果孩子在学问的发展潜力不大,还是选择比较好就业的,比较实用的为好。男生可以选择自动化控制、中文等,女生最好选择一个将来就业比较稳定的职业,譬如做教师,做医生。我看蛮好的。

 

五、如果孩子是专科或者本三,怎么办?

 

孩子是专科,那就选择比较大的学校,将来占有比较多的同学资源。无论男女都是这样。至于本三学生,我个人也倾向于上述选择。今年我哥哥的孩子就考了一个专科,怎么报志愿呢?我就建议,干脆上邢台学院的专科吧,有机会可以专接本,没有机会那就毕业。毕业了也多半在邢台就业,邢台学院的同学们多是本地就业。今后工作和生活,邢台学院的这帮同学,将来就是一批很好的人脉资源。

 

六、人生变数很大。孩子的选择必须尊重。

 

人生是变幻莫测的。人生就像打牌,一是要有好牌,二是要有好的牌技。现在高考这张牌就这样了,填报志愿也是牌技之一。这时候,父母对孩子的建议很重要,但是必须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选择了一种志愿,只要他坚持,家长就不要干涉。18岁的孩子,一旦有了志向,将来的变数也很大。更何况,未来的三四年乃至七八年,孩子的人生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好,上升的空间也是非常大的。

 

七、生命是不断奋斗不断追求的一个过程。生活就像撞大运,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时刻有准备的人。建议你的孩子,上了任何学校,还是要学习再学习,好的成绩有助于你的孩子将来迎接很多招聘和招录考试。譬如公务员,譬如教师,现在社会上的考试很多。

 

我的这些歪点子,其实不是我自己的,我也听了类似的讲座,汲取了很多家长的访谈。

 

好在我有2个儿子。我对儿子的要求是,现在勤奋再勤奋,争取向北大清华进军。即使考不上,那也要考上本一A,接下来,继续考。学问无止境,学历高,占位就高。考验是磨刀,磨刀是不误砍柴功的。

 

至于老子的养老,咱不考虑。2个儿子,一个给个馒头就能吃饱。至于他们的就业和结婚,老子尽力帮,但是不能靠老子。我会对儿子说,我在尽力地督促你们在青春时期取得好成绩,至于你们的就业和结婚,那是你们成年后的事情。老子管不了,也操不了那么多心。事在人为,如果你们年轻的时候种下了蒺藜,到时候你们就去扎脚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