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两篇文章,是03年在北京写的。因为当时的笔记本电脑被单位的小朋友泼了一杯水烧了,其中的文章尽管被刻成光盘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却打不开。现在那个可怜的本本已经没有踪影了,还好,网络上留下了两篇文章,留在这里,权当一次回味。
城市孩子 乡下孩子 (大连日报>>>天天副刊)
我与一位北京大姐谈论高考。我说,假如全国执行同一个大学录取标准,北京孩子肯定吃大亏。她说,城市孩子素质高啊,见多识广啊,农村孩子尽管也考到大学来,但很多是高分低能。其实,不管是城市的孩子还是乡下孩子,素质总是会有差别的。
我也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在大学,城市孩子与乡村孩子从皮肤到衣饰上,确实经纬分明。4年一晃而过,毕业,大家都成为城市人。又过了很多年,同学中的成功人士已经很难从外表上分辨出,哪些曾经是城市孩子,哪些又来自于一滴汗水摔八瓣的乡下。
城市孩子,乡下孩子,难道在命运上有着天然的屏障吗?我思考了十多年,如今到了中年,才有了稍微的结论。城市孩子,在学业之外,存在着五彩斑斓的世界,他们的视野开阔而从容。而乡下孩子,如果想摆脱辛苦劳作,惟有通往城市的大学之路。必须承认,城市孩子素质更全面,视野更开阔。
草原上的饿狼追逐一头羚羊,末了,羚羊却得以逃脱。个中奥妙在于,羚羊之于豺狼,仅仅是一道可口的晚餐,可取可舍。对羚羊而言,代价则是生命,要么死,要么生,必须竭力逃脱。乡下孩子就是那头拼命奔逃的羚羊,上大学是惟一的选择。城市孩子面对高考,心灵上尽管也曾经重若磐石,但他们的人生似乎存在更多的出路。
城市孩子与乡下孩子,仅仅是出生的不同,导致了命运的起步不同。但是,生命是很漫长的,青春不代表未来。大学毕业后,城市和乡下的孩子,依然需要竭尽全力地拼搏。他们行走在同一条道路上,谁也没有了天然的优越。
竭尽全力,便是人生的全部答案。无论是城市孩子还是乡下孩子,事业上的成功者,都曾经做过那头拼命奔跑的羚羊。
背载着良心出门远行
沈阳晚报>>>文化副刊
夏日的暖风,把人们对非典的心悸渐次剥离。肿瘤医院的门卫依然用手枪型的测温仪器,向我的脑门射击。高高的内四科病房,病榻上有我的妻。阳光照耀下的医院,鲜花怒放,绿草成茵。只有重病袭来时,才知道,这里是天堂,这里也是地狱。
尽管长发脱落,但妻子的笑容依然恬静美丽。白色帷幕下,病友们的交流如心无芥蒂的亲人。苦难把岁月拉长,而快乐把时光缩短。
两年前读陆幼青的《死亡日记》,便得知,肿瘤医院附近的小旅馆,患者的家属在省吃简用,含辛茹苦地为亲人煲一锅汤,他们的承受能力是5万到10万元。世上的贫穷者就如海底的沙砾,亲人的重病把他们像沉砂那样,一波波地浮到水面。
如今,在医院附近的地下旅馆,我的房间的隔壁,是来自山西的农民老夫妻。他们风华正茂的儿子,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竟然是肝癌晚期。他们随身只携带了两千元,另一万元,要等亲友由家乡带来。老夫妻甚至怯怯地向我打听:住一天的医院,要花多少钱?我无言以对。一万元,甚至不够几次昂贵的紫杉醇针剂。
山西的老人蜗居于阴暗潮湿的地下室,等了一天又一天。他们期盼着医院有了床位,让儿子住院治疗。有人劝慰:你们的家底根本不足以挽救一个生命,还是回去吧。老人固执而坚强地摇头:孩子还年轻,实在不忍心。我颔首赞叹:眼前这对花甲的老人,是在非典疫情消退的六月,在我逐渐疲惫时,给予我的最大的感动。
很多时候,在病房外面的走廊,我们这些患者的亲属,用目光交流着心底的悲怆和无奈。一位母亲说过:我知道等待我的是什么,但是我必须竭尽全力。我说,也许,我们没有足够的金钱,但是,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良心。
终于,我深切地体味到,耳濡目染的那些一贫如洗乃至家破人亡的故事,究竟是何等沉重的传奇。金钱的匮乏,对于突如其来的重病,永远是螳螂挡车的悲怆。但是,作为患者的亲人,我们没有什么悲天悯人的豪迈,也没有慷慨悲歌的气概,背负的却是足够的良心。对于亲人而言,我们永远在认真而顽强地充当黑夜里的一盏灯火。
在黑暗中睁大眼睛,才有机会寻觅到希望的光色。无论前方是一路坦途还是沼泽遍地,良心永远是人生前行的指南针。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在令人心悸的医院,我们远离了家乡,告别了温暖的家,但始终与亲人手牵手,亲密无间。我们背载的,便是价值连城的良心。但愿很久以后,回味起此刻的灾难,良心无愧处,我们会坦然而安静。也许,这是上帝带给我们灾难的同时,也赏赐的惟一的恩惠。
心安理得,真是一个微妙的词汇。“不做亏心事,深夜不怕鬼叫门”、“身正不怕影子斜”,是心安理得的鲜明写照。心理学家揭示过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说是在外面沾了腥的男人,回到家中,总是对妻子显得比以前恩爱有加。为什么呢?这些男人的某些行为,违反了某种道德规范,就会惴惴不安,总是在无形中,做出某些补
偿。可是,世风在变,以前所谓的“不正之风”,我们开始熟视无睹。有些事情本来有悖于常理,人们却趋于心安理得。譬如,拈花惹草的男人,也许会把婚外情转化为自己的习惯。 你为亲朋好友调动工作,要请客送礼,上蹿下跳。你想升职,肯定要绞尽脑汁,与掌握你前程的领导保持密切的私人关系。你在领导面前点头哈腰,领导的训斥好像甜言蜜语那样动听。你不会觉得人格上遭受侮辱。
你心安理得地把办公室的稿纸笔墨带回家中享用,心安理得地多报销几元钱的差旅费,心安理得地用办公室的电话打长途聊天。你还会心安理得地在下载某些理论文章,当作自己的学习体会,你心安理得地看单位的水笼头流水哗哗,反正水费不要我掏。你心安理得地谆谆教育孩子,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然后挣大钱,升官发财。你心安理得地向医院的医生塞红包,同时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吃请。
为什么你会心安理得呢?因为:生存环境中的游戏规则和道德规范,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金钱使人的欲望产生扭曲。别人也是托关系调动了工作;别人也是得到了领导的青睐才升官发财;别人也是占公家的便宜……尤其是,拘泥于传统游戏规则的“老实人”往往会碰壁,各类的“不正之风”却畅行无阻。我们的前辈曾经在热血沸腾之后,吃过亏。我们这一代人,所谓的理想,有时被现实折磨得遍体鳞伤。平坦的大路,被某种因素折磨着泥泞不堪,于是,我们只得开辟一条旁门歪道。即使在某个时刻,大路平坦如砥,我们也不相信大路是真的坦途。退化了的心安理得,真是一种意味深长的悲哀啊。
城市孩子 乡下孩子 (大连日报>>>天天副刊)
我与一位北京大姐谈论高考。我说,假如全国执行同一个大学录取标准,北京孩子肯定吃大亏。她说,城市孩子素质高啊,见多识广啊,农村孩子尽管也考到大学来,但很多是高分低能。其实,不管是城市的孩子还是乡下孩子,素质总是会有差别的。
我也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在大学,城市孩子与乡村孩子从皮肤到衣饰上,确实经纬分明。4年一晃而过,毕业,大家都成为城市人。又过了很多年,同学中的成功人士已经很难从外表上分辨出,哪些曾经是城市孩子,哪些又来自于一滴汗水摔八瓣的乡下。
城市孩子,乡下孩子,难道在命运上有着天然的屏障吗?我思考了十多年,如今到了中年,才有了稍微的结论。城市孩子,在学业之外,存在着五彩斑斓的世界,他们的视野开阔而从容。而乡下孩子,如果想摆脱辛苦劳作,惟有通往城市的大学之路。必须承认,城市孩子素质更全面,视野更开阔。
草原上的饿狼追逐一头羚羊,末了,羚羊却得以逃脱。个中奥妙在于,羚羊之于豺狼,仅仅是一道可口的晚餐,可取可舍。对羚羊而言,代价则是生命,要么死,要么生,必须竭力逃脱。乡下孩子就是那头拼命奔逃的羚羊,上大学是惟一的选择。城市孩子面对高考,心灵上尽管也曾经重若磐石,但他们的人生似乎存在更多的出路。
城市孩子与乡下孩子,仅仅是出生的不同,导致了命运的起步不同。但是,生命是很漫长的,青春不代表未来。大学毕业后,城市和乡下的孩子,依然需要竭尽全力地拼搏。他们行走在同一条道路上,谁也没有了天然的优越。
竭尽全力,便是人生的全部答案。无论是城市孩子还是乡下孩子,事业上的成功者,都曾经做过那头拼命奔跑的羚羊。
背载着良心出门远行
沈阳晚报>>>文化副刊
夏日的暖风,把人们对非典的心悸渐次剥离。肿瘤医院的门卫依然用手枪型的测温仪器,向我的脑门射击。高高的内四科病房,病榻上有我的妻。阳光照耀下的医院,鲜花怒放,绿草成茵。只有重病袭来时,才知道,这里是天堂,这里也是地狱。
尽管长发脱落,但妻子的笑容依然恬静美丽。白色帷幕下,病友们的交流如心无芥蒂的亲人。苦难把岁月拉长,而快乐把时光缩短。
两年前读陆幼青的《死亡日记》,便得知,肿瘤医院附近的小旅馆,患者的家属在省吃简用,含辛茹苦地为亲人煲一锅汤,他们的承受能力是5万到10万元。世上的贫穷者就如海底的沙砾,亲人的重病把他们像沉砂那样,一波波地浮到水面。
如今,在医院附近的地下旅馆,我的房间的隔壁,是来自山西的农民老夫妻。他们风华正茂的儿子,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竟然是肝癌晚期。他们随身只携带了两千元,另一万元,要等亲友由家乡带来。老夫妻甚至怯怯地向我打听:住一天的医院,要花多少钱?我无言以对。一万元,甚至不够几次昂贵的紫杉醇针剂。
山西的老人蜗居于阴暗潮湿的地下室,等了一天又一天。他们期盼着医院有了床位,让儿子住院治疗。有人劝慰:你们的家底根本不足以挽救一个生命,还是回去吧。老人固执而坚强地摇头:孩子还年轻,实在不忍心。我颔首赞叹:眼前这对花甲的老人,是在非典疫情消退的六月,在我逐渐疲惫时,给予我的最大的感动。
很多时候,在病房外面的走廊,我们这些患者的亲属,用目光交流着心底的悲怆和无奈。一位母亲说过:我知道等待我的是什么,但是我必须竭尽全力。我说,也许,我们没有足够的金钱,但是,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良心。
终于,我深切地体味到,耳濡目染的那些一贫如洗乃至家破人亡的故事,究竟是何等沉重的传奇。金钱的匮乏,对于突如其来的重病,永远是螳螂挡车的悲怆。但是,作为患者的亲人,我们没有什么悲天悯人的豪迈,也没有慷慨悲歌的气概,背负的却是足够的良心。对于亲人而言,我们永远在认真而顽强地充当黑夜里的一盏灯火。
在黑暗中睁大眼睛,才有机会寻觅到希望的光色。无论前方是一路坦途还是沼泽遍地,良心永远是人生前行的指南针。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在令人心悸的医院,我们远离了家乡,告别了温暖的家,但始终与亲人手牵手,亲密无间。我们背载的,便是价值连城的良心。但愿很久以后,回味起此刻的灾难,良心无愧处,我们会坦然而安静。也许,这是上帝带给我们灾难的同时,也赏赐的惟一的恩惠。
退化了的心安理得
白云报 (2003-09-12 17:12:15)
白云报 (2003-09-12 17:12:15)
心安理得,真是一个微妙的词汇。“不做亏心事,深夜不怕鬼叫门”、“身正不怕影子斜”,是心安理得的鲜明写照。心理学家揭示过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说是在外面沾了腥的男人,回到家中,总是对妻子显得比以前恩爱有加。为什么呢?这些男人的某些行为,违反了某种道德规范,就会惴惴不安,总是在无形中,做出某些补
偿。可是,世风在变,以前所谓的“不正之风”,我们开始熟视无睹。有些事情本来有悖于常理,人们却趋于心安理得。譬如,拈花惹草的男人,也许会把婚外情转化为自己的习惯。 你为亲朋好友调动工作,要请客送礼,上蹿下跳。你想升职,肯定要绞尽脑汁,与掌握你前程的领导保持密切的私人关系。你在领导面前点头哈腰,领导的训斥好像甜言蜜语那样动听。你不会觉得人格上遭受侮辱。
你心安理得地把办公室的稿纸笔墨带回家中享用,心安理得地多报销几元钱的差旅费,心安理得地用办公室的电话打长途聊天。你还会心安理得地在下载某些理论文章,当作自己的学习体会,你心安理得地看单位的水笼头流水哗哗,反正水费不要我掏。你心安理得地谆谆教育孩子,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然后挣大钱,升官发财。你心安理得地向医院的医生塞红包,同时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吃请。
为什么你会心安理得呢?因为:生存环境中的游戏规则和道德规范,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金钱使人的欲望产生扭曲。别人也是托关系调动了工作;别人也是得到了领导的青睐才升官发财;别人也是占公家的便宜……尤其是,拘泥于传统游戏规则的“老实人”往往会碰壁,各类的“不正之风”却畅行无阻。我们的前辈曾经在热血沸腾之后,吃过亏。我们这一代人,所谓的理想,有时被现实折磨得遍体鳞伤。平坦的大路,被某种因素折磨着泥泞不堪,于是,我们只得开辟一条旁门歪道。即使在某个时刻,大路平坦如砥,我们也不相信大路是真的坦途。退化了的心安理得,真是一种意味深长的悲哀啊。
前一篇:生活琐记之一
后一篇:仅仅是记下一个有趣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