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只说真话的蝴蝶—— 读《艾滋女生日记》

(2006-03-26 11:11:39)


朱力亚,一所著名大学的优秀女学生,在与一位外国男友陷入热恋后,不幸感染了艾滋病。噩梦般的遭遇摧残着那颗年轻的心灵。她逃难似地躲避着众人的歧视。最终,她鼓起勇气,讲述了花季人生中感染艾滋的前前后后,出版了这本《艾滋女生日记》。

在我国,通过各类渠道感染艾滋病者,已经有数百万之巨,但朱力亚是目前中国艾滋病群体中,惟一有勇气公开病情,并直面命运的大学生。那些无遮掩的讲述,会警醒更多的人提防艾滋的侵扰,并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阅读这本书,我们会感到,艾滋就在我们身边,洁身自爱,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该是何等地重要。

著名学者李银河在书中的序言中说:“从朱力亚的遭遇,我们可以知道,一种疾病就是一种疾病,它与道德无关,即使艾滋病也不例外。” 以前,人们都把艾滋病感染者视为洪水猛兽,似乎同性恋、私生活不检点者,才会感染这种“脏病”。实际上,我们应当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艾滋病患者,他们的不幸遭遇并没有存在多少道德上的问题,不应该受到那么多的歧视和诅咒。

《艾滋女生日记》的可读性,还在于它不仅仅局限于作者的讲述,而且在每个篇章后,推广了大量的爱滋病医学知识,使读者对艾滋病有充分的了解。正如北京地坛医院院长毛羽所言:艾滋病是一个绝对可以预防的传染病,只要你了解它,并控制住几条传播渠道,你就绝对可以预防。

《艾滋女生日记》并非尽善尽美。一些日记的情节,有后天加工的痕迹,似乎这并不是一本原汁原味的日记。但令我不舒服的还有著名学者李银河在序中的两句话。她把朱力亚的遭遇称为“悲惨的遭遇”,并“祝福朱力亚在所余不多的生命中活得快乐、充实、幸福”。在我看来,李银河的上述话有些偏颇,她把作者的遭遇称为“悲惨”和“所余不多的生命”,显然对艾滋感染者缺乏足够的尊重,无形中有一种情绪上的偏见。

时下,网络业的发达和普及,拓宽了男女之间的感情和两性交往的渠道。而在校大学生是网络世界的活跃者,青春的萌动导致了青年男女的性生活出现了反传统的迹象。无论你是不是试图冲破传统性观念的范围,无论你是不是私生活的放纵者,我都建议你翻阅这本《艾滋女生日记》。也许,作者的讲述会改变你的人生观,并矫正你的人生命运。

在初春暖融融的阳光下,阅读这本《艾滋女生日记》,我仿佛感到,作者正像一只纤弱的蝴蝶在饱经磨难后破茧而出,重新焕发出生命活力。这只讲真话的蝴蝶,应该赢得我们足够的尊重。

(《艾滋女生日记》,朱力亚著,北京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定价18.00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