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毫无争议的第一明君。也许是因为玄武门外曾刀光剑影杀兄弑父、登临帝位后的李世民开始注重修补自己的声望名誉、以图留芳后世。当然,他本身也的确文韬武略、仁义民主,才拉开了盛世大唐的恢弘篇章。
李世民在位时最能体现他开明神武的几个地方:
一、修改和完善隋朝时创立的三省六部制的政治制度。完善这个政治制度不仅可以分化和遏制执政者行政权力,也使唐朝政坛更加清廉民主。甚至即使皇帝下诏书,也需要经过三省的审议和批示。足见封建体制下的唐朝政治体系,是多么的完整和严谨。
二、李世民擅长外交,不仅开创了唐朝公主外嫁求和的先例,同时也实施远交攻近、抑强扶弱的策略,以保证国土的完整、边疆的安定。
三、唐朝婚配制度相当民主,甚至不落现代社会。《唐律》允许男女之间可以不通过父母媒灼就能私定终身、还有非常合理的离婚制度。仅仅唐朝皇室来说,整个唐朝共有24名公主再嫁、4名公主三嫁、这一数据放在现代中国,也难免令人咋舌。
四、唐太宗注重女权方面的意识,比如让长孙皇后参政议政,也足以说明在他的政治思想中,并非完全的男尊女卑意识。也正是这一点,让很多研究唐史的史学家认为唐太宗有胡人的血统和思维。也正是女权意识的存在,导致太宗之后,公主后妃参政议政比比皆是。也正是唐太宗对女权意识的维护,才最终使强悍的武则天夺得了天下。
当然,武则天自己能够成功当道,也是她自身具备了相当的权术才能。武则天还是才人的时候,深得太宗喜爱的徐惠妃曾指点武媚娘得宠之道:“以色事君者短,以才事君者久”。其实惠妃所说的“才”本指诗词歌赋。而媚娘却理解为“治世之才”。从此在太宗面前的政治表现极为活跃。好在武媚娘碰到了高宗李治,形成了天衣无缝的互补关系,也正是如此的机缘巧合,才让武媚娘成功登临天下。
其实,太宗在位之时,对于太子一位也着实头疼,但李治是当时权倾一时的长孙无忌的亲侄儿,长孙无忌本也是一代名臣,但他却着力的跟太宗举荐优柔寡断的李治,也自有他的算盘。因为一旦李治成功上位,不仅能保证长孙无忌的政治地位、甚至更能成为主宰唐朝命运的核心人士。所以李治不过是他一心掌权而力荐的傀儡,却不曾李治碰上了武则天、瞬间弥补了李治的缺陷和才干,而长孙无忌在力荐李治上位之时,是怎么也不会想到命运的捉弄,竟然碰上了武则天。自己栽下的苦果自己尝,纵横政坛数十年的长孙无忌却晚节不保、弄的个悲惨下场,想必他在临死之前定是悔不当初吧?
树倒猢狲散,长孙无忌的崩盘,也直接导致了李唐江山旁落他人之手。武则天终于笑傲天下。武则天为何能登临帝位?的确,有凭借她自己的运气+才能,但也可以说是唐太宗对女权意识的维护以及自己晚年时的一时糊涂。也是长孙无忌的一己私心而导致武则天的成功。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看到李唐江山落入旁人之手、甚至改名为武周王朝,英明神武的李世民在九泉之下不知作何感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