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男篮自“黄金一代”之后,便已非典型死亡

(2009-08-12 02:39:10)
标签:

中国男篮

唐正东

易建联

胡卫东

cba

郭士强

亚锦赛

黎巴嫩

体育

分类: 体育熔炉

  中国男篮在还未与黎巴嫩交手之前,就已经被对方所迷惑而步入恶轨。

  虽然对方拥有“亚洲第一小前”及NBA球星,但我们不能因别人怎样就刻意的去改变自己的战术和思路、从而走上要与对手硬拼个人能力的战术道路。

  将易建联当核心,我想这应当是教练赛前的战术部署。可是,以易建联这样的身板和技术能算得上核心吗?连唐正东都不能称得上中国男篮的核心,易建联又怎有担任核心的资格?其实,说的更前一点,中国男篮早已因为拥有“姚明”就开始放弃了曾经骄傲的整体战术。“谁能为姚明传球”竟然喊的比夺冠口号还要厉害,可以想见,中国男篮近些年是走进了怎样的误区。

  可是,姚明让中国男篮进一步提高成绩了吗?花了重金请了外教砸下无数投资,可是终究也只是第八名。别忘了,是以东道主身份而创造的第八名。

  而当所有人还在为以东道主身份获得奥运会第八名的成绩沾沾自喜的时候,可否记得,94年的多伦多,蒋兴权早已上演了中国男篮的神话。谁还记得那个令人心潮澎湃的“黄金一代”?那一代,才真的是一个集体,才真的有资格叫“中国男篮”。流畅的战术、牢固的防守、快节奏的进攻、每一个环节都衔接的非常好、每一个位置的队员都配合的相当紧凑。

  他们那一代没有特别显眼的球星,但每一个人却又都是球星。张劲松、刘玉栋、胡卫东、孙军、阿的江、单涛、郑武、巩晓彬、纪敏尚、吴乃群、吴庆龙......哪一个挑出来都是大明星,可是放到一起,谁都不是明星。大家只有一个名字,就是“中国男篮”。

  可是在“黄金一代”之后,中国男篮逐渐走上了悲哀心碎的不归路。

  尤其是从王治郅之后,姚明开始,中国男篮彻底成了个人战术强于集体战术、集体为个人服务的怪胎路线,而这一路线,无论是哈里斯、尤纳斯、还是其他人,都没有去扭转和改变,抱着姚明这棵大树好乘凉。神话的姚明+错误的思路导致了历史上身体条件最好、篮球投资最大、人气最为鼎盛的中国男篮只是刚好完成了期望值的及格线。

  其实,最强的中国男篮应该是没有姚明。或者就是人人都是姚明,人人都是核心。而不是所谓的纯粹的只有唯一的“姚核心”。

  到了郭士强时代,受到继王治郅、姚明之后的惯性思维的影响,也开始继承了前辈的风格,甚至想将易建联这个阿斗级的泥菩萨扶上神坛。甚至有广东媒体叫嚣“易核心”,甚至某广东党政大报还叫出了“易建联时代即将来临”的口号。

  也许中国人被奴役了太久,总希望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可以引领大众走向光明。

  几千年的传统思想束缚了自身的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在与黎巴嫩的比赛中,张庆鹏明明自己可以突破投篮的球却莫名其妙的传给易建联。但是易建联失误、或者就是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赢得队友取来的机会。而且我们可以看到,明明原本是快节奏的球,一到了对手篮筐前的时候,就开始变的犹豫和节奏拖沓。外线队员就将所有的希望寄予到了内线队员的身上。其实也正是这样的惯性思维,导致了中国男篮近乎放弃了外线战术。其实,当对手内线强大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将希望寄托在易建联和王治郅的身上?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外线开始突破?

  全场只命中4个三分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想而知,平时的训练是否已将外线的战术遗忘?中国男篮难道非打内线不可?

  韩国的身体条件肯定不如中国男篮好吧?说起内线,人家也有一个河升镇。可是,人家22个三分球,是怎么打出来的?是否还曾记得,韩国曾经的三分让我们备受折磨?即使姚明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三分如雨遍地开花。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说明了韩国平时对于整体战术的打造师费了多少的心血。内线与外线双结合,才是中国男篮的最终选择。

  更为悲哀的是,四个后卫加起来是得8分,这和曾经的团队相比,简直就是一个近乎伟大的耻辱。

  中国应当走技术流路线,而不是实力派路线。

  易建联支撑不了中国男篮的天空,老迈的王治郅也早已是往日神话。即使强大的唐正东归来,中国男篮也依然不能强打内线。

  实则,中国男篮早已在94一代之后,便已非典型死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