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斌执帅的中国女排近日风生水起再起波澜,人员进出耐人寻味。
首先,先来看两名队员:殷娜和霍萱的情况。
殷娜是05、07两届世青主力队员,是蔡斌执教国青时的爱将。殷娜除了擅长主攻位置外,还擅长接应位置。如果按照蔡斌主攻接应不换位的战术思路,显然殷娜的技术特点是比较符合蔡斌的思路的。况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殷娜的地面功夫比较出色,只是,战术和跑动方面有所欠缺。
再来看看霍萱,就更多面化了。霍萱在蔡斌的国青队伍里担任过副攻,却又兼任接应位置。而回到河南队征战全国比赛时,霍萱不仅打过副攻位置、还打过主力接应和主力主攻的位置。
从蔡斌的队员来看,不难分析蔡斌内心的理想追求:那就是打造一支综合立体的进攻队伍。
王一梅、楚金玲、殷娜,能接应能主攻,也就是2、4号位均可兼任。霍萱能兼任三个位置。尹萌也擅长副攻和接应位置。而惠若琪也在向2、3号位进攻迈进。
那蔡斌对人员进行调整、吸纳进霍萱和殷娜的意图是什么呢?
一、霍萱将挤走副攻队员
也许,你可以认为蔡斌只是在主攻位置强调二、四号位皆能开弓的人才战略。但如果没有引进霍萱还好,而一旦引进霍萱,那说明蔡斌对副攻位置也仍然存有意见。
我们可以看看副攻位置的几名队员。首先,马蕴雯擅长背飞,却并不擅长3号位的进攻。战术单一技术存有瓶颈。薛明擅长三号位进攻却存有二号位进攻的缺陷。罗榆同样不会背飞。徐云丽倒是有二号位也有三号位,但别扭的扣球姿势和偏慢的移动速度让徐云丽也难有绝对把握的立足之地。倒是尹萌,有2、3号位的进攻能力,属于比较综合的队员。
而再看看蔡斌的国青队主力副攻队员吧:01年的张萍、刘晓佳,03年的陆艳、王婷,05年的闫妮、尹萌、赵榆、07年的杨君菁、陈瑶、闫妮这些队员来看,都是2、3号位进攻都很全面的队员。
如果按照蔡斌喜欢综合性队员的惯性思维来分析,霍萱的加盟显然是以副攻身份来的。这样,霍萱+尹萌的副攻搭档显然是蔡斌自从01年执教国青队以来,最符合其战术思路的一对组合。所以,霍萱的入选必定会挤走一名副攻队员。
二、殷娜的到来其实是对李娟和楚金玲的不信任
很显然,李娟和楚金玲是现任国家队的地面保障核心。按照目前国家女排的主攻位置的配备,李娟、楚金玲、惠若琪都具备了一定的地面水准。所以张磊本身就是用来打战术的,但从蔡斌一贯的强力接应和王一梅改打接应的战略来看,蔡斌显然还是喜欢强力接应的。蔡斌曾重用过白云、杨爽、陆倩、周润芝、曾春蕾等攻击型队员。
但殷娜却被临时征召进国家队,并将随队出征瑞士女排精英赛。说明什么?说明蔡斌对现有国家女排的一传很不自信。而主力一传有哪些人呢?在接应位置已经强力的情况下,显然是楚金玲和李娟让蔡斌很不放心。而张磊的一传显然难以保证中国队的战术,而张磊的得分能力显然又不能超越王一梅。所以,只有牺牲张磊而重用殷娜。
如果殷娜是以保姆身份来打主力的,那这样也就说明,在强力接应的前提下,李娟和楚金玲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主力阵容中。
很可能最后的主力阵容会是:主攻殷娜+楚金玲或李娟
副攻尹萌+霍萱或薛明
接应王一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