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和姐姐去灵隐寺拜佛,从上海去杭州的路上,感觉自己像孩子般的快乐无敌。
姐姐不爱看排球,晚上我先碰了王栩,一起去黄龙体育馆看球。球场的入座率也还可以。比赛以中国男排取得胜利而告终。然后又找到了皓皓和他的一个朋友。亚宁给了我几张第二天的球票,刚好够我们4个人的票。晚上无聊,4个人先在西湖边逛了逛,然后去钱柜一起K歌到夜里3点多,才回房间睡觉。
一觉醒来已是中午,姐姐和外甥女先坐和谐号回家了。我因为还想看下午的比赛,所以就匆匆起床洗漱,联系了王栩,皓皓,一起在球场集合。不过今天的男排并无太大实质性的进步,相反竞技状态比昨天下降了很多,最终未能抓住大好良机,而失去了到手的胜果。任琦给朱江带adidas护膝,从亚宁手中接过护膝,隔着护栏聊了会,可惜保安管的很严,也没聊的过瘾,就把亚宁跟我们隔开了。回来的路上,雨下的很大。又要回到工作的地方了,
真希望旅途能漫长一些啊......
首先我说说中国男排吧:
首先我觉得男排的大名单基本已经确认,亚宁和吉喆基本无缘2008,但我希望他们别放弃,要继续努力。尤其是亚宁,我想对你说,你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别放弃征程,因为竞技体育有时候输在起步,但不一定就不会赢得未来。而且国际排联刚刚通过双自由人决议,因此08以后,会有属于你的位置和未来,一定要加油。
目前,中国男排除了亚宁以外,还有几个比较边缘的队员:吉喆,郭鹏,施海荣,隋盛胜。但施海荣一传和防守不错,两场比赛来看,除了第二场打的不好外,第一场还是显示出了他的经验和技术。而隋盛胜可以替换边洪敏的发球和防守,所以估计淘汰的就是郭鹏和吉喆中的一个。显然,未出场的吉喆希望更小。但郭鹏第二场替补出场打的也很烂。
坚信中国男排有戏:
中国男排给我的感觉是接应位置的袁志已经彻底打了出来,他已经成了场上最稳定的核心和最具杀伤力的队员。因此,有了核心的队伍,让人更有信心。
而且可能是周建安有意在保存实力,两个二传多以袁志为主要进攻对象,主攻和副攻的球反而不多。姜福东还稍微会传一些3号位和4号位的球。
但目前,中国男排仍有很大的缺陷:
1,崔建军的一传
崔建军的一传相当一般,已经成了对手的重点发球对象。第一场直接接飞一个,不到位两个,然后被老将施海荣换掉。但施海荣在场上的角色更像是一个自由人,进攻几乎被遗忘。但偶尔的几个进攻还是相当果断。第一场的发球很好。但第二场的发球却很烂,直接失误5个。而另一个一传防守好一些的隋盛胜在替换上场的时候,两次替补,两个进攻,两次被拦死。效果不好。因此,如果衡量崔建军的作用和施海荣的作用是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崔建军在场上,就只有沈琼和任琦两个人包办一传(还要保护袁志),而有施海荣,则有3个人,可以为袁志提供更好的进攻机会。
2,进攻过于集中
不知道是否真的在保存实力,中国男排的进攻几乎集中在了袁志身上。估计有超过60%的扣球都是袁志,所以如何分散进攻点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当然,希望是在保存实力。
3,心态过于保守
沈琼,施海荣,于大伟,发球都太保守,不敢发力,发的都是菜球。而失误率还相对比较高。第二场比赛,沈琼直接发丢3分,施海荣5分,于大伟2分。第一场比赛,沈琼4分,施海荣2分,于大伟2分。(以上数据是大概数据),失误率相当高。如果是拼发球也就罢了。可遗憾的是队员都没有拼发球。除了第一场比赛第三局,施海荣发球轮连续拿下7分除外,其余他也没有拼发球。估计是周建安的战术灌输问题,要队员发保守球,让队员反而有了不适应,因为短时间内要改变习惯,还是比较难以做到的一件事。
但我们还是看到了中国男排的希望:
1,袁志的成熟
袁志成了核心,进攻成功率相当高,堪称中国队的得分机器。有了这样的核心队员,中国队征战奥运还是有戏的。
2,边洪敏的拦网
边洪敏的拦网绝对是强悍的。有他在,波兰队几乎难以逾越。他就像是女排的薛明,给人充满希望。
3,偶尔闪光的施海荣和于大伟
施海荣在第一场比赛中,一传,发球,进攻,都很出色。第二场比赛中,有几个防守很好。而于大伟,逐渐失去了以往的灵气,就在我以为曾经的于大伟不会再回来的时候,在今天的比赛中,他却似乎回来了。那个扣球,速度相当快,力度相当重,不愧是“男版张萍”。后半段的发球也找回了曾经的感觉,磅头很重。
4,崔建军的进攻
崔建军的进攻还是很出色的,敢打敢拼,完全可以和袁志遥相呼应。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一传。如何协调好他的一传,是很困难的问题。
我对于中国男排还是很有信心的,也许他们不会有太出色的成绩,不会拿奖牌什么的,但我觉得这样的中国男排,还是有进入前8的希望的。
希望他们多加油,为中国争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