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与几支男排队伍的性别大战终于落下帷幕,两胜四负,成绩并不算理想。虽然主教练陈中和一直强调男排实力强过俄罗斯女排,但这样的成绩仍然不是很令人满意。虽然新人得到了锻炼,也在比赛中发现了一系列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很难解决的事情,尤其是奥运会迫在眉睫之际,新人与老将的取舍上真的很难,还有队伍的战术以及模式都还不能得到肯定,留给陈中和的难题还有很多。
也许是去年世界锦标赛的惨败,中国女排在网上环节的绝对劣势让陈中和至今胆寒,所以为了增加网上实力最终采取了双塔战术。但两位新人副攻的稚嫩,很难使网上实力达到优秀分,而一传的下降又使攻手的进攻难度提升,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问题。如果是一位老辣的二传手,还能凭借自己的手上功夫处理好调整球,但是新二传魏秋月毕竟还显稚嫩,本来她就不是以速度见长,再加以一传的不稳,所以很难配合出中国女排贯有的速度球。很多球必须要依靠攻手的实力去解决问题,本来王一梅这样擅长调整攻的队员还行,但王一梅的受伤缺阵,本来就不擅长打调整攻的杨昊,孙小清就很难有发挥的余地,而张越红依靠高度进攻,但如果对面是拦网极其强悍的对手,那她也很难显示自己的绝对实力。而一传二传的薄弱,致使擅长战术球的周苏红就很难打出以速度见长的战术球。这样主要攻手就得到了一定遏制,实力会大打折扣。
其实在奥运会前动用如此之多的技术稚嫩的新人还是比较冒险的,王婷联赛时就曾经说过,起用新人有点晚了,包括她们这些中生代。其实双塔战术的运行还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在其他几个位置还是有点问题。尤其是二传手的问题。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该起用韩旭。像中国女排目前这样的情况(动用双塔而一传削弱),极其需要一位传球速度快的有丰富处理球经验的二传手,而魏秋月尽管四平八稳,很有潜力,但是她目前很难承担如此重任,虽然现在拿魏秋月和时间赛跑,但是这个赌的成本太大。其实在冯坤治疗的情况下,应该起用赵云这样的队员(我是以非常客观的角度来说事),因为赵云从99年就代表河南打九运会,再到十运会,联赛沉浮她都经历过,虽然她并没有太过强悍的球风,但赵云的传球速度非常快,而速度目前刚好是中国女排的最大弱点。江苏女排的一传也很不稳,但很多球都能在赵云的处理下舒服的喂给攻手打出精彩的配合,这就是她的经验。赵云的真实身高是178多,拦网的确是缺陷,但在中国女排这样的依靠战术和速度打球的队伍来说,二传手更多需要的是技术和速度,而不是拦网。何况接应出身的赵云在二次球方面也还很聪明很突然,后排防守也非常好,发球也很有攻击性。她欠缺的就是拦网,但目前的中国女排其实需要她比需要魏秋月更多一些。其实赵云拿宋妮娜和冯坤来比也还有优势,比赛气质虽然差一些,但是她有健康的身体,稳定的比赛状态,而冯宋都很难保证能在08有绝对健康的体魄。另外赵云的传球速度目前也是国内最好的选手。因此,陈中和当初在选择队员时其实真的选错了队员,魏秋月可以培养,但应该做替补,而赵云应当打主力,她的速度和手上功夫可以化解目前整体速度慢的问题。
另外就是白云。其实周苏红的最好替补仍然是白云。白云的调整球能力比较强,而李娟的调整球能力稍微有些弱,而地面功夫,从06年的联赛来看,白云的地面功夫也很出色。而李娟应当与孙小清,杨昊,张越红争夺主攻位置,而不应当出现在接应位置。但这个问题并不大,因为目前在使用双塔的情况下,周苏红已经是最大的底线了。还有刘亚男,可以尝试用双自由人。
其实二传手这样的心脏位置目前最令人担心。我真的不知道陈中和当初怎么敢同时招用两名毫无大赛经验的新人来担当如此重任。也许,魏秋月能赛跑过时间能赶在奥运会前强大起来,但这个风险也太大了。当初应当用赵云来取代韩旭。赵云比宋妮娜冯坤两位奥运冠军来说有身体健康和状态稳定两方面的优势,比魏秋月有比赛经验和手上技术上的优势,而拿她们三人来比有速度上的优势。但这样现成的不用,却去冒险与时间赛跑,实在太大风险了。而今可以看出来了,中国女排的整体速度的欠缺使得攻手很难下球,整体快变风格也很难打出来。中国女排的未来前途堪忧啊!
看来只有等待明年的冯宋回归或者对魏秋月拔苗助长的成功了。
博文连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