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因为女排队员孙月的一张宣传照,让我和我的同学们关注并爱上了排球,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感谢孙月,感谢排球,因为有了他们,我的生活不再像白开水般平淡无奇。开始关注并接触排球的十年间,中国女排沧海桑田,我也随着她们一起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但令我高兴的是,尽管潮起潮落,花开花谢,但中国女排始终是世界上任何一支队伍都不敢大意并轻视的对手,仅此,便已足够!
今年,刚好是我用心关注排球整整十年的时间,十年间,很多从事排球的队员的迥然不同的命运让我感慨于人生的命运是何等的残酷,但这也许就是竞技场的独特魅力吧。在世界锦标赛即将开战前夕,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记忆,写一下近年来在球迷与媒体之间比较有争议的队员吧。
1,白云
白云应该是近几年来争议最大的队员。有关她进不进国家队的话题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她隶属于八一女排,有较强的进攻能力。虽然只是在2001年曾经以新人的身份匆匆亮相于国家队,但她的人气却始终是最旺盛的球员之一。每年的联赛最受欢迎球员的评选上,她总是都能入围前五之列,如果以非国家队队员的身份来计算,白云也算是开创了一个历史。白云的优点是进攻和发球以及比赛气质,但弱点就是她的一传。国家队对这个位置一直是反世界而行,却也开创了一条蹊径。所以白云的一传能力尽管还属可以,但对于国家队主接六轮一传的要求来说还是难以达到主教练对这个位置的一传防守的标准。不过白云依然活的精彩,学习,打球,写博客,依然在赛场之上雷厉风行,叱咤风云,依然嘻嘻哈哈,开开心心。已经成熟的她似乎已经摆脱了前途的烦恼,面对新赛季,她总是乐观的对待,并渴望战斗的早日到来。
2,孙月
孙月是开启我排球之门的人物,也是我一直以来最喜欢的队员之一。说起90年代的中国女排,必定会想起这个乖巧甜美的女孩。因为清新亮丽的她,几乎代表了整个90年代。其实,孙月的实力无可厚非,她从92年后半程开始做主力,一直做到退役都没有从绝对主力的位置上退出过,可以看出她的个人能力对中国队来说是有多么的重要。只是因为孙月的进攻并非属于强攻型,所以自从她受伤在2000年奥运会表现不佳而退出中国女排之后就一直被球迷指责。其实,孙月的影响力现在还在继续,她仍然是目前的媒体以及球迷追逐的对象。这位漂亮的女孩,目前已有多重身份:香港一家餐厅的老板,扬子晚报的特约记者,南京大学的学生,江苏女排的教练组成员......尽管她从未获得过世界大赛的冠军,也未获得过全国联赛的冠军,但是现在的她,无疑是幸福的。
3,李姗
李姗是一位颇具能力的队员。从99年至今,除了05年以外,她一直在国家队担任替补位置。但是她从未在国家队真正打过主力,这也是她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在目前教练的执教思路中,李姗无疑是这个位置的二号人物。其实她的拦网,防守,进攻并不比一直压着她的周苏红弱,只是李姗的一传相对而言要略微逊色。李姗99年从弱旅之中被选拔进国家队,又经历了这期间的所有重大比赛,但却都是以鲜有机会上场的替补身份出征。虽然得到很多荣耀,但对她本人来说,不能上场证明自己的实力也许是最痛苦的事。
4,诸韵颖
小诸也是这几年来球迷圈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人物。她从95年以17岁的年龄征战世界大赛开始,一直熬到了2000年。期间做过主力,但基本以替补为主。她非常聪明,传球技术堪称一流,只可惜她的身高限制了她叩启陈家军大门的机会。其实,我总认为二传手最关键的还是在技术,在于传球。小诸的出现,也直接成就了上海女排的五连冠历史,实力自然是绝对不容怀疑的,而陈家军的组建,将她摈弃在外,心灰意冷的她在23岁正当打之年选择了退役。复旦求学的她终于收获了她的成就,目前的她已经成了一名律师。前些天在遵义路碰到她,真的很惊艳,她的漂亮是绝对的都市女性的那种漂亮和气质,身材非常完美,打扮也很入时。可以说,现在的小诸绝对是气质外貌皆备型的那种都市大美女。
(看到她落寞的眼神我就心酸)
5,邱爱华
和诸韵颖牵挂在一起的总有另一位队员。她就是曾经威震世界的邱爱华。这位南通女孩在98年世界锦标赛一举成名,新华社特地用“邱爱华时代来临”的标题配备赛事报道。她也是年少成名,然后又迅速退却舞台的带有传奇色彩的队员。99年自从郎平离开以后她就一直没有成为绝对的主力,却又以替补身份在奥运会落选赛上大放异彩。可惜她的表现仍然不被教练所重用,但是2000年奥运会上她却再次表演个人秀,尤其是四分之一决赛面对俄罗斯时,她依然风采依旧。这样的队员为何一直不得重用,不得而知。但2001年教练组重新改革之后,邱爱华甚至落选了国家队,可是当年联赛她仍然表现出色,对山东一役甚至一人就拿下了37分。后来她离开了,虽然十运会重新归队,但也已物是人非。其实我一直在想,如果2002年世界锦标赛,中国队有诸韵颖,邱爱华,吴咏梅三人在队,结果会否不一样呢?只是无从证实了!
6,李颖
这位酷似影视明星李冰冰的女排队员曾经也是球迷之中争论颇多的话题人物。甚至很多球迷一度将2002年世界锦标赛的失利归咎于她一人身上。其实李颖的实力还是很强的,一传也并不差,那几年也的确是中国队里实力最好的队员。如果说起2002年的中国队的一传,其实还是很出色的,因为有李颖和熊姿两位自由人,还有周苏红以及刘亚男和陈静三人,整体来说,一传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其实真正失败的应该是队伍的稚嫩和经验不足。我认为,放弃大赛经验丰富战术丰富实力稳定成熟的诸韵颖,邱爱华,殷茵,吴咏梅4人可以说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如果有她们在队,中国女排也许并非要等到17年才能夺取冠军。而将失败的责任推到李颖一个人的头上,实在有待商榷。只是这位美女队员而今已成了八一队的替补自由人了。
7,陈静
陈静其实本不该是话题人物,但她一路走来PK了太多的队员,比如从2000年力压李佚之开始,她就成了球迷所关注的人物。其实,那次竞争,她还算是比较正常的竞争,毕竟双方实力相差无几,谁去谁留都无可厚非。但后来状态已下滑的陈静相继淘汰了吴咏梅,楚金玲,李艳等队员的可能出征的名额就逐渐引起了球迷的关注,甚至一度将她和张蓉芳,胡进相挂钩。尤其是2004年奥运会前后,陈静一度成了网上辱骂和攻击的对象,而这一势头,也影响波及到了她的师妹王可可,不过无论怎样,她也是付出了相当大的功劳和苦劳的队员。
8,王怡
说到郎平,说到98年的世界锦标赛,一定得提到王怡。这位曾经和孙月一起闪光的队员,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副攻选手之一。她的拦网尤其出色,而且她的地面功夫也相当不俗,曾经以189的身高打过自由人的位置,这在当今是无法想象的。王怡一直被争论的倒不是实力的原因,而是因为她单方面退役然后选择远走他乡离乡背井的求学之路。这也一度成了“上海女孩不好管教”的球迷定论。的确,王怡的突然退役对98年世界锦标赛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因为当时赖亚文肝炎复出不久,状态已远不如以往,而吴咏梅还略显稚嫩,李佚之就更加稚嫩了。所以当时的王怡应该还是副攻中的顶梁柱的人物,她的突然退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女排的成绩。如果她不出走,也许面对古巴,还是有看头还是有很大悬念的。
9,马蕴雯
马蕴雯是这两年不得不提的一个关键人物。她只接触了三年排球,就被选入国家队,甚至连国青都没有参加过。后来她以没有绝对成绩说服球迷的情况下,取代张萍,一跃成为2005年中国女排的绝对主力。这也让她成了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重点对象。的确,马蕴雯并没有过人的表现,在场上的状态实在难以用好来形容。马蕴雯被重点培养一年,不仅限制了张萍的发展,也压制了薛明的成长,可惜付出了这些代价却并没有收获相得的回报。被扶正的马蕴雯依旧没有丝毫的成长。进入2006年,她的地位彻底被同样没有国青历史的徐云丽所取代。希望徐云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10,殷茵
殷茵的实力有目共睹,但职业生涯却颇多酸涩。她是中国女排在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位进攻非常突出的队员。曾经连续霸占联赛最佳扣球这一地位。但她却被当时还显稚嫩的王丽娜所屡屡PK,一度引发了殷茵和郎平关系不和的传闻出现.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后来她又屡屡与国家队大名单绝缘,但却总有非常值得回味的出色表现。后来她参加了98年世界锦标赛,却是替补。后来到了胡进时代,她还是替补,到了奥运会落选赛上,殷茵才得意扬眉吐气,只是转眼到了奥运会赛场,和邱爱华一样,两个拯救中国队晋级奥运赛场的队员再次双双坐在了替补席上。后来,陈家军组建,殷茵彻底被排除国家队大门外,但神奇的是,她在高手如云的意大利联赛赛场,却捧回了一个最有价值球员的奖项。但当时国家队主攻奇缺的时候依旧没有用她,而是选用了王丽娜,张越红以及楚金玲。可以说,殷茵的命运和白云的命运是极为相似的。殷茵在90年代队员中应该是最值得同情的队员。她的争议在当时也是最大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