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雨 |
转眼到了五月,迈进夏的门槛。
恍惚间,万花还在身边,梦里还是春,醒来,夏木峥嵘,草亦葳蕤。
人生有很多无奈,习惯了花好月圆,春色生香,一旦逝去,便心生不舍,万般留恋,却无论如何也唤不回昨日青春。
该走的,要学会放手。人生,要学会开始,也要学会止损。
人间四月固然美丽,怎奈指间光阴,稍纵即逝,美好的东西,总是如流光萤火,当你来不及回味的时候,它早已翩然而去。
空悲切,徒留伤。
“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如使这样,总是无限伤感,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悲剧!
是的,纵然紧握双拳,奈何指缝太宽,缘份太浅,细沙成雨,光阴似水,还是匆匆而逝。
任何的外物都是有缘份的,缘在的时候,惜缘惜时,花开赏花,花落随缘。缘尽缘了,放开手,让美丽的光阴从指间流去,就不会因强留生愁。
放下不易,是因为我们执着于外物,是因为我们内心的贫乏,是因为我们内心的光亮不足以照亮自己。就像月亮总是围绕地球转,其皎洁月色也离不开太阳的光芒。
主动放手,放开依恋,放开最爱,放开外物,才能迎来自己。
君不见,春花渐去,万物蓬勃,新夏欣喜。
放不下对外物的痴恋,难有精神的拔节成长。且越是痴迷于花色,越是钟情于腐奢,人生越是苦痛,仿佛是一场看不到头的囚禁。
没有人能拯救你,正像没有人能唤醒装睡的人。你必须爱上自己,随时供养自己,才能“物随心转”,内心不匮乏,快乐不穷尽。
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你从热闹中失去的,会在孤独中找回来。
午堂登纪雄在他的《孤独力》一书中这样说:人并不是在与人接触中成长的。人是把与人接触中产生的刺激,在自己内部消化,与自己的意识和价值观碰撞,找到更加合适的言行,从而调整自己,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要摆脱外物的刺激,就要回归自我,内部消化,迎来新生。
我们身处于海量信息的时代,似乎每一天都被生活仓促地追赶着踉跄向前。我们担心回到家后关上门的瞬间空虚,更害怕下一秒漏掉了某个信息,而与这个世界脱轨。
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对于生命所展现的意义理解得更为深刻,是需要独自经过一条暗而无光的隧道,和自己单独相处,学会自省,繁富自己生命的枝节。
所以大自然是最富有智慧的,五一假期一过,一场哗啦哗啦的夏雨,直截痛快,不再像春雨一样缠缠绵绵。是的,听着窗外时紧时缓的雨声,心中的水滴成时大时小的漩涡,慢慢散去又生成,初夏的幼芽如竹尖拱地而起。
也许只须这一场雨的独行,一曲心音的倾听,你已从伤春的哀婉中激昂起来。
那些始终面对自己,愿意一个人在寂寞中走着的人,繁春已长成了明夏的样子!
因为从未想得到,所以春天从未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