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凝白,秋水老


标签:
文化佛学 |
分类: 菊 |
这几天一直不愿动笔。人生坎坷,万物凋零,伤秋。
露凝白,秋水老。
白露,多么好听的名字!或黄或绿的草叶上,颗颗晶莹,却是万物萧索,秋风转凉。
惜别,多像感伤时美人的珠泪,如玉,凝结万分心伤,又如此美丽,是一点点离情。又如此透彻,是三分颖悟。
如此这般,白露便是告别的泪水。告别,却是如此婉约滢澈,却是如此完美无缺。千般诗意不足以描摹,万般画情不足以流露。
只这样一点,万物动情,只这样一滴,圆圆满满。白,白到透明,白到无色,白到空灵。空,便是告诉你不要惋惜,也是说,如你不惋惜,肯舍便是得。
小小的一点一滴,似从秋叶渗出,转瞬即逝,仿佛佛祖用禅意开悟众生。美便是如此,不可贪恋,如要攫取,则会匆匆逝去。万物生灵相生相依,无得无失,无生无灭。
白露,多美!万物渐衰,始生;春天,多娇!冬去春才来。
不要悲,此消彼长。你只要美成一颗白露,不管时光如何短暂,世界是你的,不管你去往那里,你是世界的。
只是你要记住,同一时间,你是春花,就不再是秋月。
你拥有了秋的成熟、冷静,看到昔日的白桦日渐蓬勃,怎能再贪恋春花的娇艳!得到了今天朝阳的清辉,又怎能怀念昨日的晚霞!
每天都是唯一,今天草又黄了一点,白露了。那只大雁又飞远了一点,从初秋到仲秋。
我从巫娜《空谷幽涧》的琴声里开始顿悟,如果把每一天做成画,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天,每一天都是极美的。
今天该调成什么颜色?树叶该如何变化,树上的、树下的,风从哪儿吹来,鸟儿落在了哪里?
无论如何,你怎么看,每时每刻都是一幅极美的画。大自然就是画师,如果你站在审美的角度,你就会发现,你热爱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去悲秋!
光阴,爱都不够,哪有时间去悲!年华,美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去戚!
站在画里,为一根草,为一片叶,为一颗露,冬去春来,都在画里缤纷。不怅不叹,请珍惜那一缕刚刚从你脸上拂过的金风,请赞美那一只刚刚为你鸣唱的鸟儿,请感受那一片刚刚飘落的叶的静美。
为自己感动吧!你的心脉在微微颤动,与大自然共振,美正如一条河流,流遍全身。你不会再为月亮的盈缺而遗憾,你不会再为生活的得失而不安。
为这样一个情节而震撼吧!
苏轼临终前,饱受疾病的折磨,弥留之际却迟迟不闭上双眼,好友维琳方丈在他耳旁大声说:“端明宜勿忘西方”。意思是说,你不是信佛吗?应该念叨,念叨,到西天极乐世界去吧!
没想到,他的回答让众人非常吃惊,他说,西方极乐世界与他现在不是分离的,只要用心过好每一天,每一天都在西方极乐世界。并不是生命将结束的时候,要往生到一个独立的西方极乐世界。
这是目前为止,我见过的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最完美阐释与实践。
正如他对一生的总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是他遇难的地方,惠州是他生活更不好的地方。儋州就不用说了,蛮荒之地,会死人的地方。这些地方,恰恰是人生历练和增长经验之地。
回首一生,苏轼最想夸耀的不是高居庙堂的辉煌,而是他受贬黄州、惠州和儋州的流离岁月。
也许惊涛骇浪才是一首音乐的最强音,也许痛苦与磨练才是一生最大的成全。
无论何时何地,苏东坡把每一天都过成了诗,正是几次流放的苦难经历,才成就了他的旷世奇才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格魅力。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苏东坡不是屈从于时代,而是从这个时代里超越......
伟大的灵魂还在我们心中,伟大的声音还在秋风中回响:只要用心生活,西方极乐世界就存在生命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