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声渐起,夜色渐浓


标签:
佛学文化 |
分类: 雨 |

一整天直到晚上,雨都懒得下。
就像一个人心情极坏,悲伤过度,哭都哭不出来。抑郁。
起风了,凉气从下过雨的地方飘来,吹散了这几天的高压闷蒸。不过还是不如来一场雨舒适,让人感觉痛快解气。
窗外瓜架上的南瓜由于缺水个头矮小,但也开始精神倍增,叶子在晚风的吹拂下,也抖擞了很多,只是有不少黄边,足可以见得每日被灼热的阳光晒得失去了过多的水分。
太阳过度的热情,使人心烦意乱,唯恐躲之而不及。
什么多了都不好,不要执。

过于追求名利,必然失去安然;过于追求自由,必然换来禁锢;过于追求清闲,必然得到无聊。
万事万物必须有所行,有所止;有所动,有所静;有所苦,有所甜。总是在得中失,在失中得,所以才花开花落,月圆月缺。在失衡中平衡,在平衡中失衡。
所以,佛陀才看透,放下,不堕轮回,不争得失,不问悲喜,终得自在。
名缰利锁就是灼热炎炎,使人利欲熏心,使人失去了清净心,从而陷在欲望的深渊不可自拔。

生命在哪里?在风调雨顺,在知止,在知足。而不是狂风暴雨与烈焰焚心。
在止中回味,在足中有余,才能品味生命,才能遇见花开。
写着写着,雨声渐起,夜色渐浓。雨总会来的。
盛极而衰,否极泰来。就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所以智者总是不悲不喜,不陷执念,以匡扶天下为己任。就有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有了白居易沿用的”达则兼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就有了杜甫的"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等千古流传,万年宏扬。

我们都会走的,钱财不足以裹身,却可以祸及后代。因为坐享其成是对他们心灵的最大戕杀,堕其魂,腐其肉。唯有艰苦奋斗,慈良悲善,济世救民才永远值得流传,才是传家宝。
雨声渐轻,我想,院里的那一架南瓜该懂得风雨的可贵,不再贪恋风平浪静的烈日炎炎。

抛去高官厚禄的束缚,走进自然的风雨,才能拥有舒展而惬意的心灵,才能感受生命的真谛,才能感恩和珍惜拥有的一切。
雨渐渐没了声音,风阵阵从窗外袭来,可贵的凉气已远非空调能够取代。
门前的那盆牡丹,也一定褪尽了富贵气,舒展了所有的枝叶,全心汲取这清新的风雨,静静享受这凉意的侵袭。
一切都静下来了,长时间的炎热与喧嚣一扫而光。
雨声渐起,夜色渐浓。
前一篇:默然相见 寂静欢喜
后一篇:人间天上,蝎子沟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