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超人兄弟josh成长点滴海外生活可爱小帅哥育儿 |
分类: 学校 |
外婆的话:
我们来美国本想带小骅。他一直在幼儿园长大,受到很良好的教育。凡事都要自己干,不要大人帮忙。
小骅在这自由环境中,无拘无束成长得生龙活虎,在家又跳又奔,跳累了在地毯上躺一会,马上又爬起来奔。除了画画和搭积木,没有安静的时候。比国内小孩活泼多了,如果整天带,我们实在也带不动。女儿女婿按美国人规矩也希望将小骅仍继续送幼儿园。所以就采取了折中方式。小骅继续上幼儿园,每天晚上我们和小骅玩1-2小时。顺便教点中文。
http://pic01.babytreeimg.com/foto2/thumbs/2010/0711/00/9/8cfd534839cba17eea3d46_m.jpg隔代抚养的中美对照(二)" />
针对目前国内倡导的"隔代教育",我想结合美国现实谈谈到底要不要"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在咱们国内是每一个家庭碰到的问题,但又是每一个家庭非常棘手的问题。也不是现在就提出来了,这个问题几百年前就存在,只是要逐步科学化,现代化。孩子被祖父母养大。即使在更原始的文化中,祖父母不会取代父母来抚养孩子,但是他们会与父母一同抚养孩子。整个人类的演化史中,最常见的抚养环境就是大家庭。
隔代培养包括隔代抚养和隔代教育两个层次。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美隔代抚养的现状。
中国一直沿袭了几代同堂大家庭的传统生活方式.在国内隔代抚养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祖辈照顾孙辈似乎天经地义。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大多居住在高楼,三代同堂的家庭减少了。很多人希望祖父母住在附近,而不是与自己住在一起。帮忙照顾孙子。一方面老人退休了,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充裕的时间。另一方面年轻的父母非常忙,基本上都是双职工,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一般的扶养孩子的任务都顺理成章落在了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身上。目前,不论是4、2、1结构还是三代同堂或者是隔代家庭,退休在家的老一辈人大都承担起照顾孙儿的重担。特别老年妇女在家庭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她们是家务劳动,照管、教育、培养孙子女的主要力量。国内认为隔代教育是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开辟了新路。符合我国国情特点。
在美国,很少见到三世同堂的大家庭,祖父母没有抚养孙辈的义务。像小骅奶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孙子女有四个。但他们一个也不扶养。小骅爷爷奶奶和大儿子住在附近只每年照顾两三次。每次几个小时。有时大儿子和媳妇外出旅游时,将孙子送到爷爷家临时照顾一下。对不住在一个城市的孙子女只每年开汽车来看望看望。事实上,有十分之一的美国祖父母照料孙子女,..另外有些妇女为了挽回由于抚养子女而损失掉的获取最低养老金的机会,不得不请祖父母代为照顾(因为美国法律规定:要有40个工作点,才能拿到养老金。每工作一个季度才算一个工作点,即至少要工作10年才能拿到养老金)。在十个祖父母中,有九个在一年当中至少会看护其孙子女一次。。
在祖辈基本不扶养的情况下,美国人工贵,只有极为富裕的家庭才请得起保姆,因此育儿的担子只能落到父母身上。
美国孩子主要由母亲扶养,父母亲共同扶养和目前流行的父亲扶养三种方式。
现代社会让每个人有机会比以前活得更久,按理,祖辈对于孙辈的影响也可能比过去持续得更久。美国祖父母们和中国祖父母一样,最大长处是有比较多的时间。可为什么他们不承担扶养孙辈的重担呢?
在美国普遍有一种概念或印象:就是老人们并不适合担当家庭教育方面的角色。原因是他们年纪大了,精力有限,知识更新方面也相对落后。从某种角度讲,美国祖父母们和我一样也了解到自己的这种局限。祖父母经验的传承也是有好有坏,在一个变化较慢的环境里,祖父母在好几十年前的体验可能是珍贵的。但是在美国快速变迁的环境中,可能就是一种妨碍。父母永远会在自己父母的建议中挑出过时的建议,而拒绝接受。避免这些冲突的最佳方式就是分开住.
美国近代科技的进步造成了旅游的普遍并开拓了视野,增加了人与人及世界不同角落的接触,导致社会及其他的环境快速变迁。美国的祖父母热仲于旅游,独住或住老人院。要求有自己的空间。结果是祖父母对其孙辈的贡献越来越小。
祖父母们所不知道的事情有可能使其孙子女受到伤害由美国全国安全儿童运动所进行的一项新的调查却发现,尽管其初衷是好的,但是在某些安全隐患方面,祖母和祖父往往跟不上形势。在对600多位祖父母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其中有近60%都没有每月检查烟雾探测器里的电池;54%不知道应当将热水器设定在华氏120度或以下,以防止发生烫伤;56%没有在抽屉和柜门上安装安全插销;77%手边没有吐根糖浆,以防发生中毒。从孙辈安全角度着想,也不希望老态龙钟、行动不便的祖辈来扶养。
现在再让我们从中美幼儿教育的观念来看看要不要"隔代教育".
中美幼儿教育区别实质反映了中美文化的基本不同点:其关键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中国文化强调和谐与秩序、家庭为个人的主要依归、社会在个人之上。国内为了促进社会稳定,要求安定团结。教育孩子把“爱祖国”放在首位。提倡"子孝父",子女应孝顺父母,服从长辈,服从上级,喜欢听话的孩子。
美国文化强调“人人生而平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他们“不可转让的权利”。在美国个人的利益是首要的。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首先是教会孩子如何珍惜自己,设计自己。一个不自爱的人,怎么指望他去爱家庭,爱国家呢?子女不必服从父母。可以表达任何意见和情感。长辈习惯子女不听话,而且喜欢逆反的下辈,认为有出息。这使美国社会竞争更激烈,优势更显著,更有发展潜力。
我觉得在中西方教育孩子虽然存在很多差别,但本质区别就在于此。因此国内对幼儿教育方式上多采取灌输式、管教式;而美国在教育方式上多采取启发式,创新式。
国内在这种幼儿教育思想指导下提倡传统的隔代教育,祖辈扶养孙辈往往是"四二一综合征"病因之一,四个老人(祖父母、外祖父母)、两个大人(父母)围着一个独生子女转。现在的祖父母大都生长在物质匮乏,不断革命斗争的年代,对子女在物质和精力上都照顾不够,所以他们对孙子女特别想补赏,往往对孙子女百依百顺。培养出了不少小皇帝,小公主。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忧思。
美国在它们幼儿教育指导思想和方式下培养出的小孩生龙活虎,个人主义膨胀,情感丰富多采,潜力尽情发挥,能力无限,意志坚强,灵活机动。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美国为了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需要不断发展、发展再发展。而为了发展,就需要有能力的后续人。这样的小孩不正是需要年轻的父母亲自培养吗?年迈的祖父母如何能代替呢?
人才要从婴幼儿培养起,我们真的要深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是否适应时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