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独拥盛名的四张名片
文/菜刀门徒
7月15号中午,兰州的天空万里无云,浩日当头。主题为“承百年奥运精神展兰州足球风采”的公益活动历经两个小时的轰轰烈烈后隆重结束。稍做停歇后的我就赶往火车站去买往武威的火车票。可惜,不够幸运,当天的硬座票已经售罄,只好买第二天上午的票。票买到了,不过没座。不过,还好。从兰州到武威只有三百多公里,六个多小时的路程。我已经习惯了在火车上随地而坐了。
火车在静静的行驶,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车厢里的人也静静的,显得有些死气沉沉,有些让人窒息。三点钟的时候火车到达了武威站,有些破旧不堪。不敢想象这是一个两百多万人口的城市车站。背着行李走下站台出了门口,据绝了三五个拉活的摩的师傅的“热情”后,看着没有尽头的马路不知道该如何行走了。原本想买份武威地图,但是找了半天也没看见卖地图和报纸的。晚上就住在了火车站跟前的一个小旅馆的。五人的房间,5元/晚。
素闻武威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是我国的“葡萄酒的故乡”;是“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是“世界白牦牛的惟一产地”。在甘肃地位的地位很不一般,有“金张掖银武威”之说。
言归正传,说一下银武威的这四张名片。
名片之一: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
武威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旅游标志之都”是因为这里曾出土了一件宝物。那就是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奇妙的构思引起世人瞩目的艺术绝品“马踏飞燕”(即铜奔马)。1983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把“马踏飞燕”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武威也就顺其自然的成为了“中国旅游标志之都”。铜奔马现收藏于甘肃博物馆。
马踏飞燕(铜奔马)重7.15公斤,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0.1厘米,马头顶花缨微扬,昂首扬尾,尾打飘结,三足腾空,右后足蹄踏一飞燕,飞燕展翅,惊愕回首,显示了奔马如飞、神速超群的意境。马全身着力点集中在一足之上,既衬托了奔马超越飞燕的快速,又巧妙地以飞燕展开双翅的躯体冲着地平面,稳定重心。整个造型富有生气,静中有动,充满威武奋发、一跃千里之气势。
名片之二:千古绝唱的葡萄酒
唐朝诗人王翰曾做过一首《凉州词》。里面的那句“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葡萄美酒说的就是武威葡萄酒。据说武威人素爱种植葡萄的,即便市区庭院都栽植几株葡萄。“莫高”和“皇台”两大系列名牌葡萄酒据说已经走出了国门畅销海外了。
名片之三: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
武威市城区东南40里外有个武南镇白塔村,那里有座历史名寺白塔寺。白塔寺由一个主塔和九十九个辅塔组成,塔体通白,故名白塔寺,也意含百塔。它是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标志。公元1247年,藏族萨迦派教主萨加班智达在凉州与代表蒙古汗庭的阔端举行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凉州会晤”。凉州会晤,标志着雪域高原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1251年,萨加班智达在凉州圆寂。为了表达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者的尊敬和追思,阔端特意在凉州修建了白塔寺。
名片之四:世界白牦牛的惟一产地。
白牦牛是什么牛?白牦牛是一种身体高大,毛长且密,特能吃苦耐劳,抗寒本领和耐饥能力特强的一种牦牛。说白了:白牦牛=黄牛+骆驼+狮子狗+鹿的混合体,且有“雪域之舟”之美称。“天下白牦牛,惟独天祝有”,驰名世界的白牦牛仅产于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非常稀有珍贵。
上述种种说的就是武威市的四张名片。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武威市的地位才会变得如此引人注目和让外人刮目相看。
武威这个城市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不仅仅是因为上面所述的那四张名片。武威人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而我要说的就是:我不太喜欢这个城市。当然这是后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