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西亚印章【改版】(一)

(2013-11-09 10:28:37)
标签:

西亚

印章

文化

分类: 玛瑙印

引子

西亚印章是西亚艺术史上特殊而又自成一体的门类,在西方被称为glyptics(宝石雕刻),该词和glyptic(雕刻的)或者glyph(雕刻)有关,但是其技巧、风格和题材又与普通的(正常大小)的雕刻作品不尽相同;而普通的雕刻工匠也往往无法胜任这一项工艺,因此从古代两河流域到中世纪罗马,印章雕刻一直是独立传承的手艺门类。关于这一点,后面还会详细讨论。

在中国,印章学是金石学的一部分——中国历来的印章都以各种文字为主,文字的内容也多是吉语或用于标示身份的名讳、称谓、头衔等,表现人物形象的肖形印则向来被视为“末流”不受重视。而在西亚,情况则大为不同:不仅是各类人物、神鬼形象乃至宗教或神话场景占据主流,一些文字也被刻意变换成带有装饰效果或魔法效果的图案(有人称之为“花文字”),或者一些毫无意义的文字纯粹为了魔法或驱邪的目的而被刻在印章上。这些印章上的图样流转数千年,和西亚特有的文字系统一起,形成了西亚的一类美学传统;和造像、彩陶画、建筑装饰等等一样,这一传统和西亚民族的生活乃至信仰息息相关,本文要探讨的就是这诸多印章图样的来龙去脉及其和西亚文化之间的关联。

http://s10/mw690/001gORUGgy6E52Pb2GZ49&690

Figure 1: 罗马帝国时期的“魔法”印章,或称“诺斯提”印章,正面是光芒大狮神的形象,背面是毫无意义的希腊文“魔法”之语。(大都会美术馆藏)

http://s6/mw690/001gORUGgy6E547SUXrc5&690

Figure 2:萨珊印章上的族徽,传说是由一些波斯文字母组合变化而来,最早印在牲畜身上用于标示所有权,后来则作为家族的标记。(大英博物馆藏,图为现代印纹)

另一方面,西亚印章和中国印章绝非两个独立的系统,两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源流关系。要探讨这个关系,我们需要追溯到公元前三千纪去寻找散落的线索,但是由于考古地层资料的缺乏和市面印章断代的混乱,至今学界也没有关于这个问题的定论,本文也只会尝试建立一条主线,至于诸多需要厘清的地方只有等待进一步的考古资料和学者们的研究报告了。

小小印章之谜

小小印章也许看上去简单而美好,它的历史却贯穿人类文明——最早的“类印章”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发展至今已有九千年的历史;而真正意义上的印章出现的年代至今也有八千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印章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谜团,下面我们马上要看到的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三件来自大英博物馆的印章,第一件出自勒凡——Levant一词源自法语,义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亦即东方,泛指叙利亚、地中海东岸、塞浦路斯等,或者说“大叙利亚”;第二件出自伊朗西南部的Tepe Giyan——位于扎格罗斯山脉靠近Diyala河谷的区域,后者是底格里斯河的一条重要支流;第三件出自巴克特利亚-马吉雅那考古从——缩写为BMAC,又称阿姆河文明,是中亚的一支青铜文明,其位置大概为阿富汗北部、土库曼斯坦东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和塔吉克斯坦西部,或阿姆河上游。

http://s5/mw690/001gORUGgy6E53CbWSw04&690

Figure 3:三件来自大英博物馆的印章,分别出自勒凡、伊朗和BMAC

各位可能觉得上面的地理信息和地名比较让人头疼,但是印章的分布范围之广使我们有时候不得不对地理信息非常敏感,还好不总是需要如此。废话少说,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觉察到了三件印章之间的相似,但是实际上如果我们观察世界地图,这三个印章所处的位置之间相差何止千里,而第三件印章所处的年代(BMAC的年代大致为公元前2200-1800年)和前两件(公元前5000-4000年)相差了至少1800年。

如果你还没有体会到其中的玄妙,再来看下面这件印章。学古文字会马上反应过来这是甲骨文的“巫”字,但实际上这是一件出自BMAC的青铜印章,和我们夏商的老祖先又隔了十万八千里。

http://s5/mw690/001gORUGgy6E53nqnGc14&690

Figure 4:来自大都会的BMAC印章,印面图案酷似甲骨文的“巫”字

是古人在玩穿越?是数据的问题?可以确定的是,这些绝对不是特例,印章带给我们的谜团和它神秘的纹样一样吸引人。在后面的文章里会尝试解读其中一些谜团,有些问题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神奇,但更多的只能留待将来进一步的证据证实了。

在打开金字塔之前,让我们回到比较枯燥的部分——先来看下印章的定义和本文所讨论的范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