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池上楼》鉴赏

(2009-04-02 14:54:53)
标签:

杂谈

分类: 论文鉴赏

《登池上楼》赏析 
     潜虬媚幽姿, 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 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 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 卧疴封空林。 衾枕昧节候, 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 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 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 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 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 无闷征在今。                  --谢灵运


鉴赏:
《登池上楼》的创作背景是诗人被贵族集团排挤之后,在永嘉出任太守时所作。从思想内容上看全诗可分为三个层面:前八句为第一个层面,主要是说他在出任永嘉大守时的矛盾心情,这种矛盾心情是由多种意象表现出来的。“潜虬媚幽姿”,作者十分羡慕“虬”的美妙幽雅的姿态,希望自己也能够像它一样无拘无束地尽情地在深潜中畅游。“飞鸿响远音”,作者渴望自己能像鸿鸟一样,在广博的天空中唱响自己嘹亮的声音。可是接下来作者的矛盾心情就油然而生:“愧”和“怍”分别表现了作者的忧患之心和矛盾之情,即怕自己愧对虬和鸿鸟,让自己陷入无法自拔的境界。在这里,深潜在水下的龙就好比自己出仕,隐居山林,隐居山林则担忧自己“力不任”,在高空飞翔的鸟则就好比自己是入仕,入仕为官则担心自己“德智所拙”,统统这些最终归结于一句十分矛盾和痛苦的话:“徇禄反穷海, 卧疴封空林。”
   衾枕以下八句为第二层,主要写他在病中临窗远眺的情景。 衾枕昧节候紧承前一句卧疴对空林而来,写卧病中不知不觉,已是冬去春来,同时自然而然引出下旬褰开暂登临倾耳举目两句,写出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极度喜爱和对大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用耳朵来认真倾听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用眼睛仔细来观察来自大自然的景物,这种心情无疑是十分很舒畅的,但是作者在生病的情况下,在被排挤的情况下,郁闷的心情是无法驱逐的,他只有用这种高雅的方式来寄托自己的心声。接下来两句便是对春天的气息的感受,春天美好风景战胜了冬天的阴凉般的冷风,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和谐。“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这句传世名言道出了春的本色,道出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给人一种寓静于动,寓动于静以及动静结合的感觉。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敏锐的觉察力和想象力,诗人从冬去春回的众多景象中选择了一个细小而典型的镜头:不知不觉间楼外枯草瑟瑟的池塘里竟然春草繁生了,小园垂柳丛中禽鸟鸣声也已变换。这里写景,有声有色,有视觉也有听觉,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这两句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通读全文,就能感觉这两句诗是理法自然,恰到好处,很流畅很清新很质朴,丝毫没有造作之感,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六句为第三层,主要写作者的思归之情。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在这里诗人借用《诗经》和《楚辞》中的句意,抒发着自己悲伤郁闷的心情。索居离群这两句,写作者对隐居生活令人难以接受的一面,对隐居生活厌倦的一面。诗的最后两句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无闷语出《周易·乾卦》,说的是有大德之人,避世而无所烦忧。这两句意思是:坚持节操岂止古人能够做到,《周易》所谓遁世无闷在今人身上同样可以得到验证。这样,诗的情绪便从进退维谷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以高亢的声调收结全篇。也就在此诗完成约半年后,谢灵运终于称疾辞职,过上了归隐的生活

从艺术上看,本诗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谋篇布局。一,比兴手法的运用。文章开始就用虬和鸿的来起兴,虬代表退,鸿代表进,说明自己进退的复杂心情矛盾。二,对偶手法的运用。全篇从头到尾采用了对偶的手法,对偶严密恭谨,且全是五言结构,让人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三,衬托手法的运用。本文主要是以景写情,用春天的美好景色,春天的生趣盎然来衬托作者此时此刻内心的郁闷和无奈之情。四,用典的手法以及化用前人诗句。文章最后几句用了《诗经》、《楚辞》和《周易》中的故事或典故,同时结合自己的心情,来表达自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总之,《登池上楼》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心情,这心情包含自己孤芳自赏的情调,政治失意的牢骚,进退不得的苦闷,对政敌含而不露的怨愤,归隐的志趣等等。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谢灵运十分注意对山水景物的捕捉和描绘,而这或许正是他能够开创山水诗派的重要条件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