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夏冬波三脉斋
夏冬波三脉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02
  • 关注人气:1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巴蜀文化(十一)----罗江奎星楼

(2012-04-19 06:55:58)
标签:

李调元

罗江

奎星楼

a70

分类: 交流园地

    24日上午。之前并不知道罗江县有奎星楼,是我们请的那个出租车师傅说的,让我们很振奋。车已经过了罗江县境,我当机立断,调转车头,机会难得,一定得去看一看。

 

http://s7/bmiddle/456a70c7n7965fc63a5d6

罗江奎星楼,被誉为川西名阁,现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奎星,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后被文人称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奎主文章,人们就建奎星楼来崇祀它,希望文运亨通,高中魁甲。因此,古代各县都要建奎星楼或文昌宫,供读书人瞻仰、祭祀。

     罗江,隶属四川省德阳市,西晋曾设为万安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唐天宝元年,改名罗江。

    罗江素来民风淳朴,人文环境和谐,孕育了大量的志士仁人和诗人学者。罗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清代文学家李调元就出生和生长在这里,以他为代表,李氏家族有“一门四进士,叔侄三翰林”的美誉。罗江自古为出川入蜀的交通要道、物资集散地和兵家必争之地,史称为“三国险阻之区,实两川咽喉之地”,三国遗踪众多,古战场迂回曲折,庞统墓雄立山巅,战马蹄痕印深,车辙古风依旧,以此为中心的三国蜀汉文化享誉海内外。

 

 

 

 http://s4/bmiddle/456a70c7nbdfbd7fa9b63

 

 魁星楼下一块大石头,上面刻了个大大的字,被称为字石。边款上有乾隆甲辰字样,乾隆甲辰即公元1784年,正是李调元堂弟李骥元中进士、并被乾隆帝钦点为翰林院编修的时候。大概是李氏的榜样激励了家乡人民,于是他们自发的刻了这个字,希望子孙饱读诗书,独占魁首!

 

http://s7/bmiddle/456a70c7n7965fd253ca6

     这是一座全木结构建筑,四面独立,成方阵式。连底共五层,错落有序,既紧凑,又大方,与成都崇丽楼有点像。现在的奎星楼,是1986年修葺的。

http://s10/bmiddle/456a70c7n7965fd9e48e9

 李调元17341229——1803114日),中国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字美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1734年,李调元生于四川罗江(今属德阳)。父亲李化楠是乾隆年间进士,官至保安同知(官名),其诗作《万善堂诗》清婉雍容,名震一时。李调元遂宁张问陶(张船山)、眉山的彭端淑合称清代四川三大才子。其中,张问陶成就最大,袁枚称其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彭端淑次之,诗名不彰;李调元第三。此楼为李化楠、李调元父子修建。看来,一个大文人可以带动一个地方的文风!


http://s12/bmiddle/456a70c7n7965fe08ac4b

    魁星楼的底层,有罗江历代进士、举人名录。特别是清代的李氏家族,父子一门四进士,兄弟两院三翰林,成为罗江一段佳话,其实,奎星楼也正是修建在这个时候。李化楠于乾隆7年中进士,李调元于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父子双双高中,激励了罗江人民,也让知县杨周冕兴奋不已。乾隆三十一年,知县杨周冕决定在县治南街建奎星楼,聘请李化楠主持建阁事务,希望培文运,励后学。李调元欣然赋诗罗江奎阁齐云霞,建者杨侯字古华……”。奎星阁建好后,果然,李鼎元、李骥元兄弟二人又先后高中,是时罗江文风蔚起,人才辈出。

    我县的奎星楼里的历代进士题名录即仿于此,我们用汉白玉雕的。

http://s5/bmiddle/456a70c7n7965fe6be6f4

    我们去时奎星楼大门紧锁,说是要维修,不对外开放了。我们只能在外面欣赏,有点遗憾。

http://s4/bmiddle/456a70c7n7965fee61c43

   学了很多东西,只是奎星楼周边环境急需整治,电线有损瞻观,且有火灾隐患,要注意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