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读七夕情人节故事绘本:《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标签:
亲子阅读七夕情人节故事绘本中国传统节日故事毛毛虫童书馆育儿 |
分类: 亲子阅读绘本书评 |
下面是《七夕的故事》全文,我用相机拍的,看看是你喜欢的风格不?
编辑推荐
穿过好看的故事,走进传统节日
每个传统节日故事,都是一次与历史的相遇。读这样一套书,让孩子了解节日传说的同时,同时将大师级别的美术熏陶给了孩子,该算是一次富饶的阅读旅程吧!还值得一提的是,每本书的最后,出版者贴心地附上了相关的历史小资料,让孩子们读完故事后,知道故事之外还有更为广大的天地,而无论是天上的神仙,还是地上的英杰,最终都会落到地面上,回到普通人的生活之流中去。
节日因故事而生动,节日因故事而流传。跟孩子一起读这套书吧,领略我们集体记忆的河流里,那些被标注的瞬间……
内容简介
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明而言,时令节气是非常重要的。这套《中国传统节日故事》,旨在让每个孩子了解自己的传统节日,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整套书总共8本,收录了8个传统节日故事。一些故事来自民间的口耳相传,比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原来来自于一只怪兽“年”的传说;七夕节,来源于大家耳熟能详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而端午节,则是源于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纪念……
文字也多次经过推敲和精炼,非常富有童趣,比如《腊八的故事》里,有这样一段文字““瞌睡虫”觉得老两口太小心。他对媳妇儿说:“粮满仓,豆满仓,何必犯傻种地忙?”“没底锅”觉得老两口真啰嗦。她对丈夫说:“有单衣,有棉被,织布不如把觉睡。”听到这样好玩押韵的对话,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呢?最为贴心的是,我们还在末尾附上了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有趣的习俗,孩子们在听完故事,还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的节日,感受传统之美。
目录
《小年的故事》朱成梁绘 司南改编
《春节的故事》朱新建绘 司南改编
《元宵的故事》励国仪绘 司南改编
《二月二的故事》杨景芝绘 司南改编
《端午的故事》秦龙绘 司南改编
《七夕的故事》马得绘 司南改编
《中秋的故事》刘大为绘 司南改编
《腊八节的故事》方骏绘 司南改编
媒体评论
幸福的味道
也许身边熟悉了的事物因为太过家常,反而不会去深究内里的含义。说来惭愧,在看到这套书以前,很多节日背后的事情,我自己都是不知道不了解的。比如腊八节,原来是一个很传统的训诫故事,“瞌睡虫”和“没底锅”懒惰无边,勤劳的父母去世以后,两个人连老鼠洞里扫出来的粮食都要充饥了。以前看到这样的故事会觉得无趣,现在却看出了那对勤劳父母貌似训诫实则充满了对孩子拳拳爱意的内心。中国的父母大抵是这样了,明明很爱孩子,却不会表达。再比如二月二,我只知道这一天是龙抬头,之前是不能剃头的,看过故事才知道,这是春耕季节的开始,二月二的故事本身,也是求雨的,只有有过生活阅历的人才知道,这样的一个故事,背后是一个农业社会生活的艰辛。不过我自己最喜欢的,是《小年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插图作者是朱成梁,朱老师的《团圆》荣获第一届丰子恺原创图画书奖,他的人物趣致滑稽,色彩鲜艳,仿佛刚刚从一张喜气洋洋的年画上走下来,吆喝大家一块来过节。故事本身具有民间故事的那种传统无厘头的感觉,姑娘一巴掌把灶王爷打到灶台上那个情节,让人忍俊不禁的笑了半天。中国的社会是充满人情味的社会,当然有不好的一面,但是一想到用糖瓜去黏住灶王爷的嘴巴不去告状这种天真的做法,你又狠不下心去责怪这种无邪了。而最打动人的,是《七夕的故事》里面的小孩子。当妈的人最抗拒不了的,就是卖萌的小孩子。马得先生一定是个极其爱孩子爱生活的人。画面上牛郎和织女生下的这一双小儿女,粉雕玉琢憨态可掬的,十分十分十分的可爱。你简直忍不住想伸手去把他们搂在怀里,亲一亲。不由万分痛恨拆散了这个家庭的王母娘娘。
……
讨论绘本请加入我的公益阅读会与放养育儿圈子和公益阅读与放养育儿围群,公益亲子阅读与放养育儿QQ群。超级群:57278751
1群:7176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