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教养手册》1000个育儿小提示字典免费征集结束

标签:
完美教养手册1000个育儿小提示字典免费征集试读公益读书世界图书 |
分类: 姐妹成长感悟记录 |
-------------------------------------------------------------------------------------------------
免费征集读者要求如下,只有20个名额,请珍惜你的试读机会:
1,必须为新浪博友,总流量10万以上,喜欢亲子沟通,重视育儿,想完美教养孩子的家长,完美教养是依照计划去采取行动,而不是临时的反应。(家教图书)
2,此文跟帖评论2条,拿到《完美教养手册》家教图书1本,免费快递到家。第一条按格式跟贴,第二条,说说如何有计划的教育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解决。
3,等申请成功后,名单确认贴出来以后我会发名单公布贴,成功获取试读的博主再纸条递给喆妈我地址,电话,姓名,邮编……方便邮寄。
4,写读后感,发到新浪博客,读后感要求含1张封面照和书的内文图片,并把读后感博文链接跟帖到获奖名单公布贴博文后。书评要求不少于800字。1个月内我要收齐读后感,请大家积极配合支持,谢谢理解。
5,最终20个名额的名单由《完美教养手册》的发起人喆妈决定。更多关于书的介绍等,请在下文找。
6,喆妈做试读主要是推广公益亲子阅读,活动名额肯定有得有失,希望大家谅解。活动都是友情帮忙。喜欢的请转载和支持!请大家奔走相告,告知朋友们,很多妈妈没看到我的召集贴,留意我的群动态。请大家一定按格式跟贴。
7、跟贴格式:
温馨提示:请大家仔细阅读此博文细节,了解群动态,认真写读后感,积极提交作业。重在参与,请理解,谢谢支持!感谢所有为试读付出的公益阅读的圈子管理员,此书试读,仅限公益阅读会与放养育儿圈子的圈友,不是圈友的请申请加入圈子。
--------------------------------------------------------------------------------------
下面是我拍的书的图片,和找的书的介绍:
风靡全球的育儿圣经!
美国最权威的育儿专家 西尔斯夫妇 鼎力推荐!
台湾高雄医科大学唐子俊博士倾情翻译、作序!
美国育儿类超级畅销书,出版多年来长销不衰,全球累计销量近百万册!
解决0-6岁孩子的妈妈的所有问题,送给中国妈妈最好的礼物!
内容简介:
什么是完美的教养?
完美的教养就是“有计划的教养”,是依照计划去采取行动,而不是临时的反应;需要根据知识而不只是靠运气;要经过仔细考虑而不只是被孩子激怒;并且也需要运用一些常识。
完美的教养并不表示父母有可能达到完美,或者是应当尽力去追求完美,它指的是一个过程:父母不过是凡人,也会有缺点和弱点,但他们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教养出有能力、负责任且快乐的孩子。
这本书集结了许多想法,就好像一本字典一样,它是想激发你去找出许多教养当中的正确答案,以及如何解决家庭里的教养问题。它代表着你是可以有很多选择和方法的,藉由这些选择与方法,能帮助你进一步思考教养孩子的方式。
目录
爱管闲事
B
拔他人的头发
拔自己的头发
搬家:事先计划搬家
搬家:搬家后孩子心情低落
白天的照顾:当离开的时候他们在哭,怎么办?
白天的照顾:把他们放下以及接送他们
白天的照顾:不当的行为
保姆:保姆是祖父母
保姆:不听保姆的话
保姆:临时保姆
保姆:兄弟姐妹当保姆
抱怨
媒体评论:
本书可以提供给你所需要的各种方法,让你在教养孩子上更有信心。这是一本可以随时拿来参考的书,将成为你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威廉?西尔斯 博士(美国著名儿科学家、儿科医师)
如果有一本很容易理解,并且有许多提示“如何实际操作”的书,可以让父母随时参考专业的建议,那么他们对于平时问题情境的处理也可以更有信心。《完美教养手册──1000个育儿小提示字典》,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A
爱管闲事
关键词:打断仪态教导如何尊重他人
情境
我的孩子总想知道所有事情。无论我是坐在他旁边或者是在隔壁房间和别人聊天,他都会来听我们的对话,问我关于对话中所有的人或事情。
思考
有些孩子很自然地会好奇所有的一切,包括在他附近的大人的对话。这些孩子通常是非常聪明的,也会很热切地去学习新的事物。作为父母,你的目标是鼓励孩子用适当的方式去满足他天生的求知欲。
解决方法
1 即使不喜欢孩子爱管闲事,也要避免对孩子大叫:“不要插嘴,管好你自己的事!”一个更好的选择是,看着孩子说:“这不是你需要问的事。当我们谈话的时候,请你去做其他的事情!”
2 找机会和孩子谈一谈,先赞美他对很多事情的好奇心,向他解释有时候别人交谈时问这些是不恰当的。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练习几个例子,试着用孩子的观点来帮助他了解这个道理。“如果你和你最好的朋友瑞恩正在房间里聊昨天的棒球比赛,计划淘汰赛的事情,这个时候我走进你的房间,并且开始问你很多问题,打断了你跟瑞恩的谈话。这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3 运用一个手势或暗语来代表“这件事与你无关”这句话。告诉孩子当你给他暗示时,就代表他已经越线了,不应该再干涉这件事情。例如,温和地压压他的肩膀,或者说:“你可以给我一张面巾纸吗?”顺便对他眨一下眼。
4 让孩子知道,如果他对于某个特殊议题有问题想问你,告诉他你很欢迎他稍后再来问你。除非他被邀请加入谈话,否则他不可以中途打断大人之间的谈话。
……
请所有申请试读的妈妈加入:绘本家教图书线上试读QQ群:69938539(试读)。所有群号除管理员外禁止重复加入。
讨论绘本请加入我的公益阅读会与放养育儿圈子和公益阅读与放养育儿围群,公益亲子阅读与放养育儿QQ群。超级群:57278751
1群:7176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