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未曾更新博客,忙于带孩子出去玩。现在的北京天真的好,空气也很好。到处都能见到繁花似锦,让人爱不释手。所以白天我几乎都是带着喆喆在外面游荡,哪里有时间来更新博客呢?其实我也很想来更新一下,毕竟那么时间没有打理自己的小家,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似的。
北京最近的天有几天又点阴冷,这让我想起了呆着老家的日子。湖南的天空春天就是这样的,到处湿漉漉的,出门必须得穿上雨靴,或者是胶底的鞋子,当然现在有旅游鞋,什么那时候都可以穿的。
记得我外婆家是农村的,而且是农村里的比较山里的地方。要是去上学必须得走几里路才能到得了。而我奶奶家却离学校近。因为奶奶二婚后生了儿子女儿,所以我和弟妹对她并不是很重要,几乎都不怎么理我们,因此我们从小就跟外公外婆一起长大。
我今天要说的老屋,当然是我奶奶头婚时跟我爷爷的老屋。老屋是在大院子里头,那里所有的住户都是一个兄弟发下来的,全部姓杨,只有少数几家是移民户。我校的时候在村子里居住过,那时候家里的房子是矮矮的平房。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唯一的印象是听目前说的:说在她进入那个家门的第一天,看到我伯伯在哪里养猪,后来因为我们家要住进去,于是就回去分家,分房。分房的时候,有大房子,有两间小房子。为了公平起见,爸爸请了村里的干部,采用抓阄的方式有拿大房的,有拿两件小房的。在抓阄的时候哦,父亲很幸运的抓到大房子了。可是由于伯母的厉害,因为他们已经住在里面好多年了,大房子的房子质量都很好,又有二楼,还有电表等等,所以他们不愿意搬出来。于是为了兄弟不起意见,我们一家分了小房子。挺我母亲说小房子的高度,就是伸手能摸到房顶。
自从父母的结合,我的出生,爸爸就一直忙于挣钱养家糊口。为了使我们一家三口生活的更好一些,父亲除了农忙时候要在家里农作外,闲时他就去外面到买倒卖做生意。从修钢笔,手电,补袜子,套鞋,到卖老鼠药,白菜籽……到处奔波于附近的省份。慢慢的父亲的买卖做大了,父亲做起了铁器的生意。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我被父母寄样在了外婆家里了。而父母则去了衡阳长期做生意了。拼搏了几年,父母的生意慢慢好转了,钱也越来越多了。父母从摆地摊到可以在当地租两个门面了。家里有了钱,当然是要修房子。记得应该是1988年左右,父母回家砌房子。把我们原来两件小房子,要砌成了三间三层的高楼房。经过几个月,我家原来的两件小矮房子不见了,替代它的是三层的红砖高楼。呵呵……这下父母扬眉吐气了,我们家里的房子是当地比较高的房子,在我们杨姓的院子里就是独占鳌头的。
新房子修好了,可是我们一家却并没有怎么常住。只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才偶尔在家里住一下。因为在父母回老家修房子的时候,我爸同母异父的女儿女婿替我们家里掌管生意。见两个门面生意那么好,于是在当地土生土长的姑父便起了歹心,想私吞我们家的门面。联合当地的工商等的加害于我父母,那时候母亲的身体非常不好,父亲觉得力不从心,而且觉得那个地方已经无他的立足之地,于是放弃了那里的生意,以贱价出手,把那里的门面和里面所有的货物全部卖给了姑父一家。我们一家人回到了农村里种田去了。而姑父她们因为喜爱赌博,没几年工夫,家产也被他们败光了。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