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组织策略开题报告
(2012-09-14 13:21:11)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意义
1、将剪纸艺术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不仅能够进一步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促进幼儿手眼协调,手脑并用,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幼儿智力发育以及其他心理品质的发展,同时也顺应了幼儿活泼爱动的天性,符合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占优势的思维特点;
2、将剪纸艺术融入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中,以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为脉络融合幼儿园各领域的教育活动,是对传统幼儿园课程和一日活动的突破和创新。
(二)实践价值
1、通过剪纸,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国剪纸艺术的魅力,知道过去和现在许多地方有剪窗花的习俗,中国人过年喜欢用红纸剪出好看的图案,贴在窗户上、门框上,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从而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幼儿创新民族文化的热情。
2、顺应和满足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幼儿的小肌肉群正处于发育阶段,需要有一种经常性、适量性的锻炼来促使它更好地发育,而剪纸活动需要双手及五指配合,手腕转动,小臂用力,从而使小儿肌肉群得到锻炼并增强幼儿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这种锻炼同时也调动了幼儿的视、听觉,手指的触觉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促进幼儿大脑的发展。
3、激发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在剪贴、剪染、剪折过程中,通过剪动线条的细微变化剪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图案,这种奇妙变换能极大增强幼儿剪纸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丰富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4、将剪纸艺术与绘画、涂色、折纸、贴画、装饰以及音乐、舞蹈、表演等一日活动结合起来是整合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内容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革新并完善幼儿园课程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将我国最具特色的民艺得以继承和发扬。
四、创新之处
五、研究目标
(一)激发并维持幼儿的剪纸兴趣,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二)获得相对熟练的剪纸技能,并能进行简单的创造性活动。
(三)探索研究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开展剪纸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指导方式以及剪纸艺术与幼儿园一日活动有效融合的组织策略。
(四)发展幼儿手部动作技能,促进幼儿手眼协调和智力发展,培养幼儿的爱美情操和审美观念,丰富幼儿的思维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五)继承和弘扬我国的民间艺术,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创新民族文化的热情。
六、研究内容
(一)如何激发并维持幼儿剪纸的兴趣并充分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二)探索小、中、大各年龄阶段幼儿剪纸的形式、内容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方式。
(三)探索剪纸艺术与幼儿园一日活动有效融合的途径以及具体的组织策略。
(四)剪纸艺术活动在促进幼儿各项心理品质发展的作用。
七、研究假设
(一)通过剪纸活动,幼儿的剪纸技能和手部操作能力明显增强,对剪纸活动产生持续的兴趣和热情。
(二)剪纸艺术活动有效整合了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使幼儿园课程更加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有利于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三)剪纸艺术在一日活动中的组织策略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普适性,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具体、直观的指导,进一步革新和完善幼儿园课程。
八、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二)观察法
(三)个案法
九、预期形成的阶段性成果
(一)论文:激发并维持幼儿剪纸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指导策略。
(二)论文:各年龄段幼儿开展剪纸活动的组织策略。
(三)论文:剪纸艺术活动融入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有效方法。
(四)各年龄段幼儿的剪纸作品展
(五)论文:剪纸艺术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组织策略研究
十、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
1、 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 成立课题组,并明确个人分工。
(二)第二阶段
1、2012年2月上旬到2012年3月中旬, 实验班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制定剪纸艺术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重点让幼儿欣赏并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激发剪纸兴趣,并总结形成具体的指导方法和组织策略。
2、2012年3月底召开实验班教师研讨会,总结上一阶段的实践成果和存在问题、困难,收集整理教师的教学心得及个案,并形成以“激发并维持幼儿剪纸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指导策略”为中心的阶段性研究论文;研讨、制定下一步实施方案。
3、2012年4月到2012年6月中旬, 实验班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实际制定教、学、练习、提高为重点的剪纸活动的组织实施方案,重点让幼儿掌握剪纸的相关知识、剪纸的正确方法以及提升幼儿剪纸技能的有效方法,并总结形成具体的指导方法和组织策略。
4、2012年6月底召开实验班教师会议总结前一阶段实践成果和存在问题、困难,收集整理教师教学活动心得及个案,形成以“各年龄段幼儿开展剪纸活动的组织策略”为中心的阶段性论文。
5、2012年7月到2012年11月中旬,围绕剪纸艺术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创造性开展一日活动,探索具体的组织策略并总结分析实践成果。
6、2012年11月底,召开实验班教师研讨会,总结前期实践成果并研讨剪纸艺术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有效策略,并及时调整课题实施方案。
(三)第三阶段2012.12(总结阶段)
1、收集课题实施个案,整理教师、幼儿剪纸活动形成的各项成果。
2、撰写研究论文。
3、组织专家鉴定。
十一、可行性分析
(一)扎实的实践经验
(二)高素质的研究队伍
(三)前期准备
(四)保障条件
1、组织保证。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做到认识统一、责任明确、目标一致、务实运作。
2、制度保证。制作课题管理条例,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运用激励机制,重奖科研成果,对研究成员评优、晋级等政策倾斜,激励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整体推进教师队伍和科研兴园。
3、经费保证。幼儿园设立专项课题研究经费,保证研究过程中各项经费的使用,所需物品的供应,教师研究成果的奖励等,确保课题研究活动正常开展。
4、技术保证。聘请专家担任本课题的顾问,指导课题研究工作,重在提高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推荐参加各级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建立必读书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讨论交流实验成果,部署课题研究,巩固发展和推广研究成果。
5、时间保证。每周针对本周活动开展一次年级组内讨论活动,每月开展一次课题组研讨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剪纸艺术开放日”活动(向家长)。课题研究与幼儿园工作相协调,规划课题研究与幼儿园整体发展目标相协调;落实课题研究成员与幼儿园课职务相协调;安排研究工作与幼儿园日常工作相协调;做到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