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筱:在本质、真相上寻求写作可能存在的意义{三题}(《唱在他方,活在他乡》)

(2018-12-17 12:12:23)
标签:

张筱

原创

散文/随笔

艺术、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张筱:在本质、真相上寻求写作可能存在的意义{三题}(《唱在他方,活在他乡》)


在本质、真相上寻求写作可能存在的意义{三题}(《唱在他方,活在他乡》)

【从不拒绝,亦从不追随】

 

 

本来,是想用一场艺术展,为此行画一个句号,惜忘记带身份证,不得入其内,只在外面徜徉:

地点:上海博物馆

时间:2018·12·12

主题:“走向现代主义--美国艺术八十载(18651945)“

这场展览的最早的艺术品,足足比我早“出世”了一百年。可惜,只有望馆与展兴叹了。

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既是文艺思潮,也是艺术的流变与走向,生活亦然。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具体的人、事、生活方式相结合,呈现着各自不同的状态。就我而言,生活物质很不现代,可阻止不了自己的精神思想“后现代”。生活,从而都是比文艺思潮节奏慢几拍的。于我不是慢了四分之一拍,恐怕比慢八拍还要慢两杯。

对于现代(后现代)主义,从不拒绝,亦从不追随。

 

2018·12·12 沪,周浦

 

【瞬间因美妙而永恒】

 

 

还是要感谢造物者。感谢阳光,感谢水,感恩宇宙。是它们让我成为我自己。也感恩父亲,感谢所有爱我的人。是你们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

与人为善,与自己为善,与世界为善。我相信自己是善的。

如果说有仇恨,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剩下的是对罪的鞭苔--以理智、良心、善良,以一支书生无用之笔。

此时列车刚过南京,向着中原,向着秦岭,向着西北大地疾驰。

此时此刻,我享受着自由:思想的,心灵的,肉体的。这一刻是动态的而宁静美好的。

 

2018·12·14 T116,过南京

 

 

【在本质、真相上寻求写作可能存在的意义】

 

 

“城市人的向往乡下是一个偽命题,那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矫情。对我来说,那属于苦难的童年。”

问:你觉得呢?

 

复:

是的,同意。倒也不全是苦难吧,乡村与城市一样,都有让人向往的,也有让人绝望的……

如果有足够财富,居于乡下未尝不好!只是乡村经济基础不好,所以不是在举国“脱贫”吗!其实,严格来说,“脱贫”也是伪命题。

小时候,人天真,当然对周围环境的感受不带偏见,自然记忆中的乡村是美好的。

是的,苦难也有两面性。对一部分人,是财富;对还有一部分人,那就是灾难了。

事物,从来没有绝对的属性,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喜欢归喜欢,要真正地回到那一种生活,怕很少有人愿意。

陈旧感、沧桑感、历史感,这些都是很迷惑人的。

其实,农村老人容易满足。只要孩子有出息,他们很少要求孩子回报什么。

好多家庭,特别是偏远山区的人们,半生也就是供了一两个大学生。生活几近一贫如洗。

所以,大学教育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诟病(包括医疗)。

稍微往离公路沿线远一点、深入一点,大体是这样子。省城远郊,也许都有类似的。

就是在城市,也有贫民——很多,很弱势、很底层……有些贫困,是不能想象的。

我住的这个地方,也是窄房矮屋。只不过距市区两公里。

这与你的生活环境有关。这也是你不了解的一种生活。

生活很简单,社会很复杂。其实,人世一直就是这样子的。

我不说什么好不好,只是就事论事,往事物的深处看,在本质、真相上寻求写作可能存在的意义。

真正的写作是有良心的表达!

 

2018·12·16 半坡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