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活生生的人世(短散文•三题)
标签:
张筱原创散文随笔艺术、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
活生生的人世(短散文·三题)
〇 張筱
【活生生的人】
喂养我的不只是粮食,知识,还有毒药。各种各样的食品,多种多样的毒药。
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比过去任何时代的人活着更艰难。
佛法广大,救不了人心。
文化利器,灭的是诚信品质。
商品时代的伦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德。
是的,谁意淫了这个时代,时代同样同报他意淫的耳光。
我被现实,一次又一次抽打耳光,皆因拒绝,因不合时宜。
连续两场雨,如密密的篦子,梳理掉许多埋汰与龉龊,厘清了现实中生活的脉络,心澄境明。
幸福被夸张,痛苦被定格,这些不是生活,只是故事。许多人都愿意活在故事模式里,而我不愿。我不是自虐者,但我确实喜欢疼痛感。不是要什么坚强,而是喜欢做一个活生生的人。
2018·05·09 半坡居
【汉语】
汉语是有温度,有色彩,有疼痛,有悲欢悦的语言(文字)。而汉语词语,一经字字组合,便超过了一加一等于二的结果,在汉语语境中涵盖了更广泛的“言下之意”。比如自信、优雅、智慧、淡泊、江湖、民间、体制等等等等,还有一些很屌的网络用语。
流言蜚语杀人,文字同样可以杀人。这样的事,不举例子也罢。
追汉语的进化与发展,再回到今天的语言,特别是文字语言,无疑已经失去了许多汉语优雅的魅力,变得粗卑起来,越来越符号化、口号化、广告化、鸡汤化、纯净化、概念化、和谐化。这是汉语的不幸,是所有使用汉语的人们的不幸。
传统并非什么都是好东西,特别是王权、皇权的那一套东西。当然,传统也有好东西,通过文字留存下来的某些典籍(不是全部),它们确实是好东西,一个民族,如果真有血脉纽带的话,我同意,也愿意承认这条纽带,正是基于文字语言的文化,而是全部文化。文化,有许多败笔,形同杀戳,我无法奉承赞美。
生活在汉语语境中,感受、翻阅、进入,希望自己不要糟蹋汉语--这是一个写作者,对自己起码的要求。
2018·05·09 半坡居
【浸淫】
传播途径,在二十一世纪空前发展,多样。文字这一古老的载体,无论途径如何变化,它的使命依然是真实、准确、承载。
连日来,浸淫在一本文艺随笔中,读得津津有味。这种味道,是汉字特有的味道。这种味道,也让我想起了一些人,几个写作的朋友。于是,我翻开十年前的文字、五年前的文字,从叙事与描述中,还原了许多从前的场景与人物故事,也不由感慨风物易逝。
这两年来,也一直浸淫在对父亲的思念、回忆、追索的情绪中。当时的疼痛已经过去,在痛尽之后,是漫长的、遥遥无期的想念。此时,于父亲,我所有的感恩,只有融于思念了。
午间,自己煮了一碗酸菜面,正食间,盖兄致电邀约,一放下碗,即欣然前往。
2018·05·0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