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反刍·张筱散笔(18)

标签:
张筱原创散笔艺术、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
夜,似乎有点异样。买烟回来,一眼瞅见宾馆门头上四个红色大字时,突然有这种感觉。后来在读一篇文时,随着讲述者对印第安人与那片森林、河流的描述,那从纸页上跃出的溲了的烟火味,都渲染着这莫名的异样。
这样的夜晚,我并没有辜负什么。只是辜负这个字眼,在今夜似乎格外有份量。
半拉苹果,还锈在杯口上端,昨夜己不知所终。
蜗居,写剧宣,我突然怀疑自己的人格分裂?人格?
眼被灯昏花(室友在休息,不能开帘),走出去缓解一下。
湿漉漉的空气全是雨的味道,道旁苿莉花如玉人憔悴,不闻香。
远在千里之外,许多人盼雪,我不盼,只有记忆里的雪纷纷扬扬,一场一场的叠加。
盘腿坐在床榻,屏息宁心。心却涣散着,浮动着许多熟悉的眼神,这眼神是许多人的,还有动物的,最后都叠加成一幅慈悲的眼神,和光同尘,落在我的眼目里。
悲悯者悲悯着自身,也悲悯着万物。而文化正以文化的滥觞,似要假借文明的颂扬,来监管世界。我们正直地懦弱着,我们蝇营狗苟地活着,就是当下。
“慎独”,早已失去存在的语境,如同“归隐”一样不合时宜。而蝴蝶,早已经不是庄周的那只蝴蝶了。
心被蚕食着,只是,我找不见这只透明的蚕。
夜,淹没了事物的细部,明亮的更加凸显。从低处到高处,从高处到低处,辉煌着,也幽明着。
如一只蜗牛,我蠕动在深街僻巷,以习惯的姿势走走停停,经过某个店铺与排档。
风吹着,街头清淡,笙歌不绝的巷市与更辉煌处,是另一种夜生活。
高处,低处,都给夜留下很大的空间,我在这幽暗处,自由漫步,脚下每一步,都是世间路。
每一个世纪,一个民族(种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都有不可逃避的病灶,这是其社会形态生成的,首先是政治,最后归结到民生。
没有最好的时代,没有最坏的时代。当民主只是幌子,政治只是表演,法律被人为扭曲,这样的时代与社会一定是不堪的。
一个人注定只能活在他的时代,尽管有许多困惑,不解。他也无法抗拒与阻止未来的更加不堪,也不能迎接更好的时代。
我们短暂地活着,只是为人类的进化与社会的演变,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使命--从生物及遗传学角度而言,在社会学与文化意义层面而言。
坐标,一直回溯,延伸到千年之外。我,却无法安置自己,因为似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地方、环境、氛围,适合沉思,不适合幻想。
还是有些沉醉,不妨,在子夜自己把自己再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