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麓山筱语【肆拾贰】

(2016-04-26 23:50:14)
标签:

张筱

文学原创

随笔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麓山筱语【肆拾贰】

 

麓山筱语

 

                                    ©

【肆拾贰】

世上本来崎路多,走得久了,它们都留在身后,没有什么好担忧。只要还记得那条回家的路。家,不是宗教,到底是比宗教还要靠实的信念。

又看了一遍《在路上》,当青春的热情燃烧贻尽之后,面对一天天苍老的无奈,家是最好的去处。这是在路上的另外一层意思。

凌晨雷震震、电叱咤、雨倾盆,突然脑海中浮现屈子投江的场景:一条打渔舟在电闪雷鸣中,慢慢沉没江心。几在同时,微信提示音连续响起,扰乱了这个场景。

被拖进许多圈,忘记关成静音,它们早就让人厌烦。无奈,暂且无奈中慢慢解决。

雷雨交加,他乡孤旅。毕竟还是暮春,气温浮动变化莫测,寒热温凉一日数变,告诫自己还是要注意保暖。

朋友说寄了陇南绿茶给我,想这两天该到了。

 

也许,写作越来越不能成为职业(化),但写作者的写作会越来越个人化,这是趋势。大众化消费,需要的是大众化的文化,这方面的市场供给早就过剩。

未来,写作者,迎接的也不是为小众写作,是为自己写作,个人化写作。

事实是,真正的写作者,从来都是个人化的写作。从来,不是为什么服务。

 

在湖边发呆,看雨的针脚密密织毯。雨,越来越密的针脚,同时缝补着心的大片空白。

蹲在伞状的海桐花下避雨,望着无助状的落叶,散落在湿灰间黑褐色的石头地上,与石缝中生长的绿苔色彩对比鲜明,我心怜然一动,用手机拍了几帧静物照片。它们,是很有味道的一些事物,只在惯常间被忽略。因为雨,因为避雨,因为一蹲之后的视觉变化,它们获得了我的注目。

我相信看到了一首诗,但我的语言太过虚弱,无法将它们一一生发,一一升华到一首诗。可我不怀疑,它们是诗,它们构成了雨中的一组诗。

 

“你渴望的是互相尊重。但大部分时候遇到的是不尊重。”是不是这样呢?

有人列了一个书单,四十多册,之前我仅知道书名的只有两本,作者中倒有十来个是知道的。是该惭愧还是遗憾?不,我不会有此情绪的。不知道,也并不说明我无知;即或全都读过,又能说明什么呢?

我不会羞惭,也不会为此而备受折磨。一个名单或者一个榜单,倒底有什么价值呢?只不过是一种点缀,是一场花开,一场风一吹,便会沓无音讯。

学与识,一定程度上都是自己的事,何必太在意别的什么。

尊重也罢,不被尊重也吧,都要过下去。如有人预测“20年后的中国是最穷的国家”,这又如何?对于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他们从来就没有富足过,还会怕更穷吗?穷人,永远不担心穷的问题。

 

一曲古乐听完,心如止水。

用了四十分钟,走完单程。

夜,还是安静的。雨,是一丝一丝若有若无的。

想到早上同行时,一位小朋友的话,心情是舒泰的。其实许多人,他是懂你的,只因为种种原因不便说与你。

在别舍,望着窗外几点亲火,却想起了一场花开,想起了一场雪落……

 

两个视频电话打了半个时辰,须臾间己到子夜。

朋友说,喜欢我文字中的感觉:麓山的风,雨,花开,落叶,脚下的路,石阶,头顶,深入的轮廓,叶脉,吃喝,茶,风情,感觉,寄语,有所未尝禅字的丛生每一处角落⋯⋯是的,无疑他读了。

禅在不经意处,在过往中,在风雨中,在寂寂处,不用寻找。

入禅境,是抵达心灵的空境。心有禅,则无一物不生禅意。

我只是生活在此,行经于此,纪录于此。不着意于禅,禅意反生。

 

             2016·4·26  麓山别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