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集》张筱·2015作品(074)
标签:
张筱作品文学原创自性集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
512
简约,是生活方式之一种,也是审美智慧。与其它(后现代等等)思潮、方式一样,一旦谤上"主义",就变得既面目可憎又可疑。量产,模仿,追风,攀比,
513
是谁绑架了谁,又是谁绑架了道德与别的许多?在二十一世纪,“绑架”以各种形态凸显,这一古老的生死游戏,被用于爱情攻防、贫富哗变、道德遣返、思潮崩析……思想的绑架、道德的绑架、情感的绑架,以及资本权力的绑架,让世道不明不白、不清不楚。
514
文学,也被主旋律绑架,无论颂胜还是成功,无论黄粱还是鸡汤,加上架秧起哄的传媒与“哄客”,比鱼目混珠更糟的是玻璃球混珠,假的比真的还真,得到承认与追捧。若干年前,我还相信公正,现在不得不打上一个问号。如果说曾经在意别人(同道中人)怎么看,读者会怎么想,现在则不会顾及这些,写作,只是个人经验、情感、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不是对真理的陈呈,存在一些谬误,又有何不可呢。只要一个人的写作是真诚的(对世界、人性、时代、生存境遇的剖析),就值得为此坚守。拒绝绑架,无论是何种借口,都不足以道。
515
写作,是有参照物的,一个写作者的参照物高度(深度、厚度),决定了他的高度。一个写作者,在不同写作阶段参照物会变(也有不变之人),坚持了,会由低变高、由浅到深、由薄到厚。坚持自己的人,也许不会成名(出名),但他的作品一定会有人读。这就是一个写作者的底气与自信,我亦然相信。
516
简单着,就幸福着,平淡生活,胡乱文章。如此说,友唐回复:很滋润,生活平淡,但文章不胡乱。不是认证,是一个明确的肯定。心下悦然。
517
各有所需,各有所求,实属常理。文化人的坏毛病就是永远在讨伐别人(不对),而从来不检点自己(错误)。
518
越来越立体化的世界,人的情感却越来越干瘪,如一枚枚失脱水分和光泽的果子,剥开来仔细看,里面的核依然是孤独的。为什么要逃到人群中去,为什么是越怕孤独的人会越孤独?为什么会是越喧哗处越孤独?孤独,是不能逃避的,要面对、消解,甚至学会与孤独相处。孤独,是一个人心底最迷人的风情,既然不能分享,就独自风景,一生相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