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集》张筱·2015作品(036)

标签:
张筱作品文学原创自性集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
246
我眼里的苍茫(甚至荒凉)与你眼里的苍茫是不一样的,你看到了我身处之地的苍茫(或荒凉),我看到的却是繁花深处的苍茫。一如孤独的人,从来不说孤独一样,那才是真正的孤独。口苦,心苦,命苦。真正命苦的人从不追述悲苦的命运,都由别人猜测,演绎成故事。我从不愿在别人的悲苦泪水中掬一棒来庆贺自己的成功。
247
夜半读书时,突地想起年轻时喜欢唱的一首(流行)歌《情义无价》,那时是多么地憧憬!二十多年后的夜里,用心默唱一遍,依然感动中,却冒出许多问号。但我还是相信这首歌词最真切的表达|——对情义的诠释传唱。
248
诗意(生活)不是刻意为之,它如花徐开,如泉涓涌,在不经意中,在或清简或优雅或淡然的行踪举止里。它,就藏在你的心中,你的骨血里,是你超常的智慧散发。诗意地居栖,貌若生活,实则本心。
249
虚假的,伪善的……与生活形影相随,不是社会的变态,已是社会的常态。我既不能拒绝,也不能剔除。唯一能做的就是洞察,避免与其同伍。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既媚雅又恶俗,大不如:今天天气真好,约你一同去赏花。这才是平等平和的,没有居“高”临下的施舍意味。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不相识的人突然赠我花,我是不敢也不屑接受(施舍)的,朋友的赠予例外,只是友情以外在形式的一种表述。
250
本世纪初与上世纪末,昌耀与海子,两个不同年纪,不同的人生阅历与苦难,如诗一样不同的诗人,以同样的方式(非自然死亡)告别了世界。更多的人(诗人)记住了海子(以海子命名的诗歌节),他死后成了诗歌王子;昌耀,真正的王者却渐被众人(诗人)遗忘,但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不可憾动。我和众人一样怀念海子,也敬重着诗人昌耀。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2000年3月23日,昌耀在西宁某医院跳楼自杀。)
251
一直在准备着,却不知为何准备。也许,到了某一年某一天的一刻,我才会知道这个答案。这是关于自我的一个迷:生活,思想,灵魂,以至对生命的超越。我相信。
252
人生没有预约,也不能排演。好在人生可以有无尽的梦幻,让心灵飞腾的想往、渴望、憧憬……此些情愫,架构着人的精神生活,可以臆想(不是意淫)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