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的聚会(《蜉蚰集》)

(2014-10-23 08:32:07)
标签:

文学原创

张筱作品

《蜉蚰集》)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世界的聚会(《蜉蚰集》)



                 世界的聚会

                               

                                     

 

 

  一阵雷电交加之后,夜色更加浓郁,随后,大雨袭来,在露寒之后的深秋夜。

晨起,东方一弯月平搁在天幕,如一只小小扁舟(让我想起夜读时,非洲河

流中的那许多独木舟);稍顷,天光大亮,没有彩霞,红日似丹耀出,在一

派姻青色中款款升腾。

朋友说:在新的时光里过着老日子。的确。

生命的感知与生活的觉知,因人而异,也随着同一个人的年龄变化,生发着

新的变化。

93岁的电影艺术家秦怡女士,还正在青藏高原3500米的湖边忙着拍电影,

她编剧、策划、主演的一部电影。她说:“我还年轻,因为我还有激情。”

84岁的米兰·昆德拉,新书《庆祝无意义》出版后,还在继续写。

有人说,人过了五十岁后,还有第二次青春,从两位老者的行为中,我仿佛

看到了她和他不老的青春。个人与生命、存在与生活、历史与现在的意义,

被演绎得何其精彩。

 

 

  聚与散,是人生主题活动之一。不同的年龄,赶着在做一次次有着即时意义

的聚会。同学们多年又没有聚会了,那只是在酝酿着一场更加盛大的聚会。

不同的年纪、相同的爱好也吸引着他们聚会狂欢,一场又一场,从甲地到乙

地或从四面八方到集结地。

许多聚会,只是聚会形式上的意义。

许多聚会,只是一种好名声的聚会。

朋友聚会,似乎另当别论,仔细想来,也脱不了精神狂欢的嫌疑。

世界上,每天都有聚会,每天都有人在狂欢。他们,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意义

呢?标谤,独唱,还是宣言?

聚会,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他们的存在吗?也许,这就是意义。

聚会的性质与形式,决定着聚会的意义:政治的,艺术的,商业的,宗教的

等等。

 

 

  都市、城市,越来越象一个集会、聚会场所,也越来越不象一个生活场所。

每天上下班,在乘电梯时,那拥挤的场景,恍惚如一种集会仪式。

每天从街头穿过时,在挤挤挨挨的人流中,仿佛身在一个聚会处。

公共场所,空间,商场、车站码头到处是人(有些地方都人满为患了),这

真是不明就里的聚会。

世界从未如此狂欢过,特别在二十一世纪(我所知道的,只能是这个世纪与

之前的世纪),预言的世界末日没有到来——庆祝的狂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