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世界之魂”的男孩(2014读书札记)

标签:
文学原创张筱作品读书札记 |
分类: 评论、杂谈 |
寻找“世界之魂”的男孩
文/张
坡头草青,城顶天际线上是幻变不定的朵云,是一只羊,一排羊,一群羊,放牧在天空的羊群。眼前的幻象,引诱我对羊群的记忆。本来,长年在西北生活,保不准那天就遇到一群羊:在景泰石林的那条沟中,就曾与一群羊相遇,它们安闲地吃草、或蹲或回望的样子,令人迷恋,在那一刹不禁呆了一呆;在往陇东的路上,多次见到光秃秃的山沟、梁峁上的羊群和牧羊人,是黄的坡与蓝的天苍茫中最灵动的生物,有着奇特的美感;前几年在永靖山乡小学一次救助活动中,宿了一晚,次日晨在村边闲逛时,遇到了村民屋舍旁的羊栏,看羊冲出栏栅时的欢跳,在乡野的一派宁静中,我拍了一组照片,有羊,有驴,有村姑挑水的背影,有打麦场上的麦草垛,并为这组照片命名为“天簌之音”;至于多次去过的甘南草原,更不用说是牛羊遍野的景色了。
纷乱的记忆,如幻灯片一样定格、闪过,它们把我拉回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诸多情境中,那是一个牧羊人的“寻宝之旅”,是寻找“世界灵魂”的奇幻之旅。《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本成人的童话,它适合任何年龄、不同阶层的人阅读,凡读过这本书的人,一定会从中得到点什么。
保罗·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以故事为线索,以神话为支架,以象征为蕴藏,以哲理为精魂,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完成了“一个炼金术士”的“述说”。这是一本关于宇宙魔法之书,也是关于心灵魔法之书。我读后在扉页写下:人,用一生来做旅行,最后回到那个起点:生命,不,是灵魂的原点。
还是让我摘录几段妙句,来还原书中部分情境的原貌:
“恰恰是实现梦想的可能性,才使生活变得有趣(圣地亚哥——牧羊人)”。
“人们很早就学会了生活道理……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早早地就放弃了它们。世界就是如此(老人,撒冷之王化身)”。
“如果我有能力,我将撰写一部恢弘的百科全书,专门论述‘运气’与‘巧合’这两个词,宇宙的语言就是用这两个词书写的(英国人,炼金士语)”。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人,各自心中都有不同的神明(穿越沙漠的商队头领)”。
“谁也不必担心未知的事情,因为谁都能得到他需要和期望的一切……生命的历程与世界的历程都是用同一只手写就的……(赶驼人)”。
“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基础,在炼金术中被称作‘世界之魂’。当你一心一意希望得到某种东西时,就离世界之魂更近了。它永远是种积极的力量(英国人,炼金士语)”。
“他的方式不属于我,我的方式也不属于他。但是我们俩都在追寻各自的天命,为此我尊重他(圣地亚哥——牧羊人)”。
“要想学到本事,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行动(沙漠炼金术士)”。
“如果你了解了爱,也就了解了世界之魂,因为爱是世界之魂造就的……爱是转化和完善世界之魂的一种力量(圣地亚哥,在与风、太阳对话时的感悟之语)”。
这是一个牧羊人寻找宝藏的故事:卖掉羊踏上寻梦旅程,钱被骗,在水晶店打工挣钱,再上路,在沙漠中被军队洗劫一空,在沙漠绿洲再赚钱,再丢——直到最后回到出发地,拙得了宝藏。圣地亚哥——牧羊人,寻宝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在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中,学到了他需要的本领,最后找到了宝藏:从起点,到梦想终点,再回到最初的起点(财宝就在面前,但没有寻宝的旅程,就不能发现、找到财宝)。
保罗·柯艾略在自序中就开宗明义地说: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在六年炼金士生活中,学会了很多重要的东西,如:最初发自内心拒绝的东西中今却奉为真理,不应该逃避自己的命运,上帝有时很严厉,却也无限慷慨。
读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我开始相信“世界之魂”一说,并开始努力寻找。
201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