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灯互照”光为泽(2014读书札记)
标签:
文学原创张筱作品读书札记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

文/张 筱
《千灯互照》是一本散文、小说合集,作者是栗子,是一位本土作者。我不认识作者,《千灯互照》是今年元旦那天第一次进实体书店,购买的第一本书,自然,也就成了开年阅读的第一本书。读过三四月后的这个夜晚,整理杂乱书籍时又翻出了它,突然心中又有了想写点什么的冲动。
那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它是一本禅思的书,一本纪录生活与生命感悟的书(散文部分),一本对婚姻与家庭与社会关系进行梳理的书(小说部分)。按以往习惯,海南之行,我也带了一本书,就是这本正阅读中的《千灯互照》,这样,书页某处的空白地方,就留下了我阅读时间地点印记:《檐雨断续》,2014、1、15,桂林两江机场-海口(第76页);《复读》,2014、1、16,海口·金银洲宾馆(第83页);《最后的牌坊》,2414、1、20晨,海口海天假日酒店(第110页);最后一篇散文《高考那天》,2414、1、20 桂林两江机场(第171页)。后半部是四个中篇小说,读完后,还是觉得栗子的散文写得要比小说好。
《千灯互照》前半部是散文:由“生活禅”,“复读”,“女人花”三楫组成;后半部是四部中篇小说:《金色少年》,《城市废墟》,《人半中年》,《陇头流水》组成。按篇幅,散文与小说篇幅容量相当。
栗子的散文,总体给人是知性的、理性的、感性的,虽然多是千字文,但却是对文化的反思与禅思,是对平凡生活的有感而发,是对生命细节的真实描图与握触。
她说:“退不一定是悲哀,退是中国文化的深厚抚慰,退着向前,是弱者的修养,弱者的境界”。“所有需要别人奖赏的的,需要一种身份鉴定的人,都是小人物”。
她说:“人生变得想象折子戏”,“别人怎么说都是弦外之音,不是我自己弹奏的声音”。
她说:“中年人由儒及道,不再轻信经典,最想成为田园诗人,心里默唱着陶渊明守拙归园田的歌,人生向晚,向桃花园,向白云流水,向禅。”
她喜欢王国维、陈寅恪,也喜欢鲁迅、钱钟书和张爱玲,同样她也喜欢莎士比亚,博尔赫斯与米兰·昆德拉。因为“人生也是一场复读”。
回头看看集名:千灯互照。它取自于她的一篇同题散文,可见她对这四个字的喜爱,因为它的禅意,它充盈着的生命智慧,它的感性与理性的兼容。“千灯互照,是从一本说禅的书上学来的词。千灯,只是风景;互照,则提升到佛心。而我们在千灯互照的城市里,却倍感孤独的原因,是只见风景,不见佛心。”读到此时,会心者只需轻轻一笑,就看穿了作者的本意。
早在另一篇文字中,我记下了遇到这本书缘份:初见时,它静静地平放在书店角上,只有两册,吸引我注意的是《千灯互照》的书名。封面是作者像,一幅文化人的端庄,署名是“栗子”,恍惚记得在什么地方读过她的文字,但印象不是很深。版权页上见到是甘肃一出版社出版的,时间是2011年,读了后记,我决意购买这本书。回来一翻,书真不错,况之前她已出版过《只有海浪》和《流水今日》两部散文集,此是她的第三本。这样的遇见,何又不是一种缘份呢。如她《千灯互照》后记《惜缘惜福》,让人欢喜。
《千灯互照》,发散着人到中年的敦厚智慧;千灯互照,是栗子用一颗诚挚的文化人心灵,对时代的呼唤和对众生的祈望吧——我以为。

加载中…